十五床老王得了直肠癌,手术那天所有的的好朋友和同事都去看他.包括了单位的领导和他的同事们.老王被从手术室推出来,已经半醒了,眼睛睁得很大,看著周围的人们,那表情显得有点迷茫,他好像在找什么.....
"出来了,出来了"家属和单位的人都簇拥了上去.老王在找什么,但根本没有力量说话.
尽管大家都围上去了,但是谁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此时老王还没有完全清醒,只是眼神里流露显着期望着有谁能够和他说些什么.
"老王,你真勇敢!"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戴着一幅近视眼镜,把脸贴近他的耳朵说,老王微微摇了摇头.
老王的妻子紧紧握住丈夫的手,眼里含着泪水,但只见她的嘴微微动了动,但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病人被推进病房,手术室的护士和麻醉医生们把老王安顿妥当后,把老王留给家属.家属和单位的领导都站在病床的两旁,但大家都没有说话.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这时,我走进了病房,见此情景,先安慰了病人的家属.让他们留一个人即可,其他人到外面等候,病人需要休息.此时老王的眼睛仍然睁得大大的,他一眼看见了我,我走进他的床前,贴近他的耳朵对他说:"老王,手术非常顺利,我们把你身体里的病灶都拿走了,拿干净了,你放心吧!另外,你的肛门保住了,没有改道!",老王听了以后,正在输液的手微微前伸,我知道是想抓住我的手,我把手送过去,他紧紧抓住我的手,眼里闪动着泪花>....我告诉他,"你好好休息,明天就会好多了."老王认真地点了点头,面带微笑,轻轻地闭上眼睛休息了,我知道,此时他放心了.
"老师,我们刚见到他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您说完了,我们的病人好像真的非常满意啊"
"是啊,作为医生,你一定要知道病人这时的想法,你想想,经过昨夜漫长的等待,加之今天的手术,病人最关心的是什么?不是你的安慰的话,而是关系手术进行的如何?对直肠癌的病人,最关心的是肛门有没有改道?"
这是我的真实经历,在一个接受过手术的病人,你给他什么样的安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了解病人此时在想些什么?我觉得我们的医生在了解你治疗的病人病情的同时,应该花些时间去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
现代医学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我们非常希望我们对医生们能够了解这些变化.所谓生物医学模式是我们的医生关心的是病人身上的病,我们关心的是我们选择的手术方法,化疗方案等等.
现代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要求医生不仅仅是关注把病人身上的病,更重要的是把病人作为一个人,因为生病产生的心理问题.肿瘤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疾病,人们得肿瘤,内心充满恐惧.有人说一半的病人是被肿瘤夺去了生命,一半病人是被肿瘤吓死的.我们应该关切病人的心理问题.
我们的家属有时候不理解,为什么医生要在病人这么病重的时候和他谈手术,殊不知这时候病人最想知道的是他的病情.所有的所谓"善意的谎言"在这时显得苍白无力,得了癌症的病人是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们.生命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最清楚.我们的亲属往往关注的是让病人吃些什么?我们要更加耐心地呵护他们.可是得了癌症的病人最期待的是什么?是回归社会,回归原有属于他们的生活.如果你们把癌症病人经历了手术的恢复期,当作一个病人去精心呵护,实际上无异于告诉病人,"你的生命已经十分短暂".设想,一个得了癌症的病人,本来病情不严重,但是太多的亲人来看望他,他的内心一定会想,"看来我的生命不会太长,这么多以前很少来往的亲人都来看我,分明是怕迟了看不到我"我们想想看,这样的"关怀"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