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来献爱心的吗
(2014-06-02 10:13:23)分类: 生活 |
六一儿童节将至,公司策划已久的“迎六一‘学子情,爱相随’赴保定某贫困小学爱心捐赠活动”于今日正式启动了。
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舟车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还未下车,便看到学校门口稀稀拉拉站了七八位小朋友佩戴着红领巾,新奇又腼腆地笑着。乡镇及学校领导热情地将我们迎接进校。踏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齐刷刷坐成七八排,佩戴红领巾的小朋友们和三层崭新的教学楼。
主席台上桌椅早已摆放好。领导们满脸堆笑地将公司领导迎进简约的会议室。热心地捧着红枣让我们尝尝,笑着说“都是自己种的。”
作为随行记者,我左右教室看了看,偶尔和学校老师聊几句。站在阴凉处看着坐在炎热阳光里的孩子们兴奋的眼神。
休息片刻之后,领导们就坐主席台。乡镇领导及公司领导依次讲话,讲完之后,站在旁边貌似老师模样的中年男人,便带动孩子们鼓掌。这群小家伙们或许根本不知道在进行着一项怎样的活动,只是牟足了劲地拍手。炽热阳光地炙烤下,每个孩子都不由自主地皱紧眉头。
五个孤儿排着队依次领走了每人一千元的助学金,事先安排好的十几个孩子依次为公司领导系上红领巾,接着便是赠送锦旗、拍照。发放学习用品时,偶尔听到学校领导说:“为节省时间,我们安排了几个孩子,象征性地领一下就行。”
将近半小时之后,所谓的捐赠仪式结束了,孩子们纷纷搬着小板凳回教室。站在旁边,目送着这些孩子,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新奇和不解。
有个扛着摄像机貌似当地电视台的记者说:“本来还安排了几位领导讲话的,但是天气太热了,怕孩子们受不了。”
不远处,戴着红领巾的公司领导们兴奋地拍照、发微信。
离开时,村干部将我们送到校门口,一再嘱咐照片记得给他们发过去。而等待我们的将是两个半小时的车程。
临上车时,我再次看了一眼这所拥有崭新楼房、平整地面的学校,一种无奈和讽刺感油然而生。
此次之行完全打破了我当初的想象。一个企业想为社会奉献爱心本是高尚的事情,而我看到的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形式主义。
真正深入那些有困难的乡村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弯下腰来,跟孩子们聊聊天,陪他们做做游戏、听听课,或者仅是简单地同他们一起吃顿饭,花上一天的时间真正走进他们,让孩子感觉到有温度的关心和爱,比单纯地送点钱物,摆拍几张照片,要有价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