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伯南克,9月将如何选择?

(2006-09-14 16:05:00)
标签:

杂谈

8月8日因为第二季度2.5%这一疲软的GDP增长数据不到第一季度的一半,伯南克这位反通胀斗士终于决定暂时歇歇脚了,在两年内连续17次升息之后决定保持目前5.25%的联邦利率不变。华尔街没有意外,伯南克时代的美联储,已经揭开了格林斯潘时代的神秘面纱,所有人都能读出伯南克的心思。早在今年4月,他就提出“美联储也许需要在某一利率水平上暂停加息”。程实博士撰文指出“无论如何,对未来可能变化保有未雨绸缪的审慎姿态总是不失理性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让我们为伯南克来声叹息吧,很遗憾,毫不出彩的此番刹车让他错过了可遇不可求的show time。”但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恰恰相反,伯南克这次放弃第18次加息,既展现了自己的个人魅力又重塑了美联储伯南克时代的崭新形象,逐步摆脱格老影子的束缚。的确,从最近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来看,2.4%的核心通胀率、2.5%的GDP增长率、4.8%的失业率都足以引起高度重视,通胀风险和衰退风险同时存在,如果政策力度把持不好的话,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有可能再次出现。


美国劳工部15日和16日分别公布了7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核心消费物价指数(CPI)。PPI环比增长0.1%,远低于先前0.4%的预期,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生产价格指数环比意外下跌0.3%,先前的预期为0.2%;核心CPI下降0.2%,该指数5个月以来首次从0.3%回落。今年前7个月核心消费物价同比增长了3.1%,去年同期水平仅为2.2%,目前CPI年率依然在美联储能够容忍的区间。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的通胀率并没有出现大幅的攀升,连续17次加息的效果已经得以显现。相反,经济衰退的风险更加值得关注。目前资产市场的泡沫见顶指日可待,流动性泛滥也随着全球进入紧缩性周期,短期内控制住流动性似乎也不是难事(虽然笔者认为彻底解决流动性泛滥在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但并不否认短期内暂时控制住流动性泛滥的可能)。如果美联储不顾美国经济衰退的潜在风险,不顾长期连续性紧缩可能对资产泡沫的致命性打击而继续加息,那将是一种盲目地单一地为了反通胀而打通胀。5.25%为联邦基金利率的历史中性值,如果在今年下半年再连续升息4次,将达到6.25%的水平,逼近历史的偏中上水平,这为以后继续加息减少了不小的空间。在目前通胀压力不是很大,两年连续性紧缩,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的大背景下,适当地暂时停止加息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既能停下来再仔细观察形势又能为未来继续升息预留些许空间。


随着9月20日联储会议的临近,伯南克再次被推倒了风口浪尖,加停抑或是减,伯南克不得不作出自己的选择。在会议之前美国仍要发布一次PPI和CPI数据,这次数据或许会成为伯南克最终作出决策的直接依据。在这里笔者不想预测这些数据的大小,但是却认为伯南克在短暂的歇脚之后,应该会再次挥起加息的大棒,将联邦基金利率拉升至5.5%的水平。毕竟当前资产市场的泡沫还在缓慢的吹大,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而且笔者深信,伯南克一定明白美国贸易和财政的双赤字,不可能完全依赖美元的长期贬值来解决,这是他继续加息的极为重要的定心丸。


无庸置疑,目前世界经济在摆脱了世纪之初的种种衰退风险之后,正逐步走上增长的上升周期,这个周期的拐点将是全球流动性过剩消化完毕之际。当这一拐点出现之后,世界经济将如何继续向前运行,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在目前我们还看不到世界经济会出现重大衰退的可能,虽然很多促使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酝酿之中。04年之后特别是今年夏天以来,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纷纷加入升息的行列中来,其根本原因是由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的膨胀,进而有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的潜在可能。在这样宏观背景下,伯南克能否审时度势,灵活地挥舞好手上的利率权杖,就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


9月20日,我们期待着伯南克的精彩表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