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保送tsinghua的相关事宜

(2011-02-19 18:36:18)

    最近,有一些师弟师妹还有朋友还有朋友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我当时保送清华的一些问题,一时间,我仿佛又回到了一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好像看到了那时候的自己。那时,我也是四处找师哥师姐打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已经保送了清华的哥姐,然后冒昧地发短信,打电话,见面,咨询,拿着小本子各种记录。每一次,都是考虑再三才决定再打电话问一下,因为怕耽误师哥师姐的时间,怕人家烦,但却有那么多的师哥师姐不厌其烦的给我解释,鼓励我支持我。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特别感谢当初帮过我的那些哥哥姐姐们,他们的一些经验,几句点拨可以说对我最后能成功保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也更加理解被人拒绝的滋味,被人冷声嘲笑的滋味,还有电话接通之后冷冰冰的回答。那个时候,我就暗下决心,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实现了目标,能够步入这所学校,那时如果有人问我一些问题,我一定会事无巨细的回答,争取能多帮助到他,因为自己是从那个阶段走过来的,我太理解那个急切的心情。因此,我想就把我从准备保送到最后考试的过程整理一下,不管能否对那些朋友有到帮助,总归可以是一个借鉴吧。而对于我自己来说,也算是记录一个成长的过程。

    有保送清华这个想法是在大二的时候,其实大一时就想过要走外保的路,那时候一心想的是北大,但由于高考之前去北大考了艺术加试并没有通过,好像就有了些阴影,再加上后来很多北大的活动都不是很成功,甚至一度觉得北大就是我的梦魇。所以,大一时,读研的想法还不是很坚定,还在想着毕了业就找工作。直到大二的下学期,有一次跟朋友聊天聊到了这个话题,朋友的一个建议让我瞬间眼前一亮,朋友说,那既然这样,干脆就不要把北大列入计划中,不如试一试清华。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了保送清华的准备之路。

    其实对于为什么选择保外校研而不是选择工作,我当时的想法是:我想为自己增加更多的筹码。

    于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保送清华新闻传播学院。现在回想,那时目标明确的只奔清华,而不是朝三暮四的北大人大都想考,无疑是正确的。

    确定了目标,便开始上网查找保送清华的录取条件和要求,我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一说具体的准备过程:

    首先,学习成绩。这个肯定是排在最前面的,清华要求成绩要排在年级前百分之五,我们年级共有80人,也就是要排在前四名。因为我大二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因此最终只排在第三,但还是达到了目标。成绩是硬性要求,也就不用多说什么了。

    英语。清华对于英语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我决定考一次雅思,因为大二考过了六级之后,英语实在是退步不少,赶在清华考试之前考了一次,成绩也一般,6.5,但总算也是有一个成绩吧,再加上六级的成绩,应该不会太拉分。

    其次,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和科技创新。说实话,当时这两项让我很是头疼,因为科技创新对我来说实在有点难度,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对于本科生来说也是并不简单。为了学术上成绩,当时也实在折磨了我很长时间。我也咨询了很多师哥师姐,他们给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不用一定要是核心期刊,在网上查到一些专业报刊或网站的投稿邮箱,大范围的投稿,总会得到发表的机会,当然前提是文章要过硬。于是,那段时间,天天写新闻评论,写研究性的文章,学校的课程论文也精雕细琢拿去投稿,再加上参加了很多的活动,比如去年上半年参加的“广州亚运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就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世界杯期间作为“大学生评球团”的一员,一场比赛不落的写世界杯评论,很多都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等等。从开始准备到大三下学期,笔耕不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在多个新闻专业网站和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最后阶段,在准备初审资料的时候,我也把所有的文章装订成册,做成了写作作品集。

    可能和很多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同学相比,我的作品并不占优势,但是我想我做的那些准备功课,既和我的专业息息相关,又有实际意义,对我真的有所锻炼,那就是值得的。并且对于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而言,笔头功夫也是相当重要的,我相信那个写作作品集为我加了分。

    另外,准备保送的笔试和面试。在研究了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历年保研的试题之后,也通过让师哥师姐帮忙分析,开始了一年半的准备,这实在是一个太漫长的过程。先是笔试,因为清华的笔试题非常的具有开放性,龚师哥分析出题的李老师就是一个博览群书,博学多才的大家,所以要想准备的话,1.先是要紧跟时事。像去年名词解释就出了“十二五规划”“主流文化”的题,因此,多关注要闻实事是肯定没错的;2.看一些博通类的书。文学的,历史的,政治的,多方面涉猎;3.专业的书籍;毕竟是新闻传播的考试,肯定会涉及专业方面的知识,去年我们的就考了“新闻专业主义”“写出一本你读过的新闻传播学著作”等等;4.了解清华,走进清华。今年是清华百年,我想就更要多多关注清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了。我现在想到的就是这些,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实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候实在看不下去,都有一种要崩溃的感觉,但是坚持就是胜利吧。面试的准备我将会在下面考试的环节具体再说。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功课是去清华听课。说实话,从传媒到清华实在是一个遥远的路途,来回得三个小时的时间,并且本身自己学校还有课。但为了能多学点东西,了解清华新闻传播学习的内容,还是必须强被迫要求自己多次往返于两所学校。有时那面晚上9点多才下课,回到传媒都快晚上12点了,但也熬下来了。不过忏悔的是,大三下学期去听课的次数就少了。不过幸运的是,我当时面试的一个老师我当时听过他的课,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我,但至少我进面试的考场的时候,心里顿时踏实了很多。

    还有,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实践经历。在准备的时候,我经过戴莹师姐的启发,开始找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就是区别于比人的东西。师姐说,一定要找到你与众不同的地方。后来我想到我的实践经历应该是别人比不了的。大学三年,参加了各种各种的实践和比赛。为了能有更具说服力的实践,大三一年更是通过各种机会完善我的优势。参加“广州亚运会大学生记者选拔”,成功成为全国50人中的一员,被评为“广州亚运会校园传播大使”;担任全国学联大会的全程播音工作;参加世界美学大会;参加央视网“亚运新主播”比赛获得全国亚军;为陆川执导的世博会国家宣传片《历程》配音等等等等。最后,我同样制作了一个厚厚的照片集,把三年的实践照片做成了集子,加上标注,下面会具体再说。

    因此,我很感谢戴莹师姐,因为她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点拨,那就是找到你的优势。录取之后,我得知,这些实践经历是清华老师非常看重的。

    在后期准备阶段,也就是在考试前,需要准备的就更多了。

    准备老师推荐信。其实,这个环节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因为准备的时间实在太仓促,也太晚了,应该提前去和老师打招呼的。非常感谢鲁景超院长和李洪岩副院长在百忙之中为我推荐,更感谢丁俊杰校长在之前对我并不了解的前提下,仅凭着我的两兜子读书笔记还有自我介绍、简历就毫不推辞的为我写了推荐信,让我感动的在丁校长办公室就留下了眼泪。因为那是个下雨天,我拎着两兜子的本子骑着自行车根本打不了伞,不仅本子都被淋了,最后竟然兜子的绳断了。来到丁校长办公室的时候,已经身上透透,头发上还滴着雨。时间实在仓促,否则不会那么狼狈。所以丁校长签字的那刹那我实在忍不住了,只能说,谢谢丁老师,鲁老师,李老师。

    准备材料。清华的保研考试分为三个环节,初审,笔试和面试。初审是第一关,如果连初审都过不去,那之前所有的准备也就都是徒劳。清华要求的初审资料有成绩单,教师推荐信,自我介绍,证书复印件,英语成绩证明。在准备这些资料的时候,我绝对秉着宁可多也不少的方针,所有证书,大的小的一并全都复印,除了要求的这些,我还自行制作了多个集子,一个大的相册集,里面是我三年所有的实践照片;一个写作作品集,装订了我所有的写作作品;6碟视频集,6碟音频集,做上封面,里面记录的是大学期间参加的各种活动的视频和音频。送资料的时候,我是在规定时间内最后一个送到的,别人都只是一个档案袋,唯独我拎了一个超大的兜子。但老师却没给什么好脸色,说除了规定的资料其他的一概不要。但在我的再三请求下,老师还是收下了我的所有东西,不管最后是否能起到作用,至少我觉得不后悔了吧。

    准备模拟面试。相比于笔试,我觉得面试应该是我的优势,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在最后的清华面试前,我恳请了多位师哥师姐帮我做模拟面试,作为博士研究生的他们给了我太多的启示。在传媒的二食堂,南操场,电视台,齐越像,都留下了我们模拟面试的足迹。无疑,这些模拟面试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因为最终面试的众多问题我只有一道问题是事先没有准备过的,其他的所有问题我全都做过准备,因此,面试结束后,我立马给师哥师姐打电话,谢谢他们对我的帮助!那种感谢是发自内心的,最最诚挚的!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说一下最终的笔试。其实刚考完,我就头大了,因为没答完,我犯了最最低级的错误,没带表,也就没有计算好时间。我还没写完名词解释呢,老师已经提示还有最后十五分钟了,这时,还有多道大题都没写,当时就有些慌了,答得也是非常潦草。考完之后也是懊悔死了,当时甚至觉得都没戏了,好在面试发挥正常,其实直到现在还是在后怕呢。我的这个教训也希望以后师弟师妹们能谨记呀,我更是牢记!

    一口气把能想到的都写上了,其实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无数次懈怠,不想继续,但或许这就是梦想和目标的力量吧,当时只想着一句话,那就是“一切为了你”,当然,这个“你”就是清华。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以下的这些人(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丁俊杰校长,鲁景超院长,李洪岩副院长为我写推荐信;

    感谢杨蔚蔚老师始终支持我;

    感谢君健哥,戴莹师姐,赵艇师哥为我出谋划策;

    感谢龚师哥,耿师哥,郑伟师哥为我一遍遍做模拟面试,帮我一遍遍地修改简历、自我介绍;

    感谢李凌龙在我考试前一天需要用电脑的时候雪中送炭;

    感谢王川在我去清华听课的时候请我吃饭,给我鼓励,考试的时候给我和妈妈预定房间;

    感谢安欣哥,给我提供为陆川执导的世博会中国馆配音的机会;

    感谢王宇红老师带我参加世界美学大会;

    感谢亚组委梁处为我提供亚运新主播比赛的机会;

    感谢那位朋友,你的帮助,别人都不知道,但我知道;

    感谢清华,公平公正;

    感谢传媒,我梦想的起点。

    最后,感谢妈妈,在我最重要的时候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给我最坚定的支持和温暖,让我有了最最坚强的后盾!

    。。。。。。

    。。。。。。

 

    写完了,也可以说是回忆完了。或许还有很多没有想起来的东西,但我已经尽最大努力把我能想到的都写出来了。虽然写的挥挥洒洒,但回忆的过程却并不容易,脑海中浮现一幅又一幅当时的画面,画面虽然清晰,但却让人无限感叹。如果时间倒流,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否再做一遍这所有事情,我不确定自己能否还是那样坚持,有梦想。不管怎样,所有的,都是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也是未来努力的源泉吧。

    把这篇文章献给所有志向清华的朋友们,鹤儿衷心祝福你们能够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