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难得是相聚,唯有离别多。

(2009-05-24 00:44:00)
标签:

情感

感情

托福

北极熊

思思

美国

跨国恋爱

申根

签证

别离

东京

假期

相聚

分类: 上海的琐事

   朋友思思来上海了,作为一个很不称职的导游我们很尽兴的游览了上海。明天要离别了,心里却莫名的感伤起来。这并不是最伤痛的离别,更不是最久远的离别,但是让我想到的却是曾经无数次经历过的离别。

  和思思实在两年前的TOEFL考前班里认识的,作为都是异乡到北京求学的我们,无意的相识,像很多同样一起学习的同学一样,一块儿出去逛街,吃好东西,甚至还在一起爬了山。那是刚刚经历完高考磨砺之后意志消沉的我感动于她的热情与活泼,短短的相识已流下美好的印象。像在托福班里同学一样,每个人都有似乎比较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为了美利和众坚而奋斗着,思思是在托福班中算是年龄比较小的了,而我更是惊叹她要自己独自出来闯荡的决心。托福培训结束了,我安安稳稳的拿着我不喜欢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上海。思思总是叫我“阿后”,因为她觉得我长得好老啊,老到比博士还老,只能是博士后了。曾经我还因此很悲哀的决定我的脸就这样“破相”了,“破相”啦?!

  突然有一天接到了一个电话。有个家伙向我大喊“阿后,我去美国的签证过了!!!”

  思思去了美国,到了德州的大学。两年了。 最后一次分别的时候我们一起做的新东方的大巴士在中关村下的车,匆匆忙忙赶飞机的我简单的说了个“拜拜”就分手了。简单到不会去想这样的离别是不是将是“永别”,甚至没有古人的折柳送别那般感伤离别所应该具有的意境。

 人生难得是相聚,唯有离别多。我们认认真真地能够想到的朋友不少,但是可以保持联系而且有能够有固定的见面时间的朋友又有多少呢? 刚上大一的时候听说在高中某班的同学因为癌症死了,虽称不上朋友,但也是见面打个招呼的关系,毕业相片拍完了,各自散伙了,这样的分别竟也成了永别。

  明天就要和思思分别了,约定了在东京见面,商议了去美国的担保事宜。我们未来见面的机会似乎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多久之后可以再次见面,谁也说不清楚。地球是多么的大啊,东京,哥本哈根,奥斯陆,得克萨斯州,哪里会没有我的容身之地?! “我们定是会再次见面的!”我安慰自己道。

  相聚之后又将是离别。

  想到了和北极熊先生的事。

  去申根国的签证已经在手中了,机票都已经搞定,见面的时间也不是遥遥无期了。 多少次的分分别别已经让我学会慢慢习惯。

  和北极熊先生的第一次分别让我们痛哭了几个小时,两个天涯各一方的人在离别之时才发现彼此是知己。于是约定了半年之后的再次见面。漫长的等待,痛苦而惆怅的电话与MSN,更应该感谢的是Skype公司。见面,又分别,分别又见面。在机场哭泣的眼泪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叮咛。跨国的感情必然经历别离,然而我们却在不断适应着别离。慢慢的感受不到别离的痛,因为下次的见面时间已经定下。别离与相聚已经成为我们恋爱模式化的一个部分。更多的想法却成了“这个假期在哪里见面?”“是你来还是我去?”

我不想让我们两个人习惯这样的模式。真正可以摆脱这个模式的那天或许就是毕业的那天,不是遥遥无期了的了。离别相聚。和朋友在一起感伤的却是连感伤的模式都没有。 人是永远不知道满足的动物吧!

相聚时是快乐的,离别或许不总会是伤感的,因为离别时为下个相聚时的快乐而准备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