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篇•中医诊治艾滋病

标签:
中医艾滋病性病性生活性生殖健康两性妊娠妇科病怀孕女性 |
分类: 性健康 |
1、病因病机
综合古人的理论,我们分析AIDS的病因病机为:
(1)疫邪外感:《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提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里提及的是传染病,而艾滋病也有传染的特点,而且,这种疫邪是通过性行为及其它密切接触而致的。
(2)正气虚弱:《素问·评热病论》中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指出一个道理,即疫邪外感往往乘虚而入,而疫邪伤及人体,亦可伤及正气。HIV感染而未发病,仍正气盛,而当正气虚弱时而发病,发病后伤及免疫系统,人的防预能力丧失,这即为邪伤正虚之理。
2、中医对AIDS的诊治
中医诊治应辨证论治,而这种“证”的划分,应参照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病症的认识。故此处的辨证论治依据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1)疫邪外侵、正气尚存:
[症状]
[病机分析]
[治则]
[方药]
补中益气汤:
出自《脾胃论》,治脾胃虚,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黄芪(热甚用一钱)、炙甘草各五分,人参、白术各三分,当归身二分,陈皮、升麻、柴胡各二至三分,共为细末,水煎去渣,食远稍热服。
玉屏风散:
出自《丹溪心法》,治表虚自汗。黄芪、防风各二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八珍汤:
出自《丹溪心法》,治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方。当归、赤芍药、川芎、熟地黄、人参、茯苓、甘草、砂仁各等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十全大补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等症方。人参、肉桂(去粗皮)、川芎、熟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大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不拘时服。
左归丸:
出自《新方八阵》,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晕,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熟地黄八两,炒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制菟丝子、鹿角胶(炒珠)、龟版胶(炒珠)各四两,川牛膝(酒蒸)三两。为细末,先将熟地黄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开水或淡盐汤送下。
右归丸:
出自《新方八阵》,主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便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水邪浮肿;及神疲气怯,心跳不宁;或四肢不收,或眼见邪祟,或阳衰无子等。熟地黄八两,炒山药、枸杞子(微炒)、鹿角胶(炒珠)、制菟丝子、杜仲(姜汁炒)各四两,山茱萸(微炒)、当归(便溏勿用)各三两,肉桂二至四两,制附子二至六两。为细末,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二至三丸,白汤送下。
(2)正气虚弱、疫邪内侵:
①脾肺气虚:
[症状] 症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形体消瘦、体重减轻、气短懒言、喘促自汗。舌胖苔白,脉细无力。
[病机分析] 脾主四肢肌肉,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虚,精微不布,故神疲乏力;脾失运化,胃中水谷不消故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脾虚后天失养,故形体消瘦、体重减轻;肺气虚则气短、喘促,肺虚卫表不固,故自汗。舌胖苔白、脉细无力乃脾肺气虚之象。
[治则]
[方药]
药味组成:
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黄芪、防风各一两,白术二两,为粗末,每服三钱。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莲子肉、薏苡仁、砂仁、炒桔梗各一斤,白扁豆(姜汁浸,微炒)一斤半,茯苓、人参、炒甘草、白术、山药各二斤。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
上二方可在一起冲服。
[方解] 方中玉屏风散补益肺气以固表,参苓白术散补养脾气。
②肺肾阴虚:
[症状] 发热,干咳,气短,或有咯血,口干咽燥,潮热,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
[病机分析] 阴虚,阳无所附而外越则发热、潮热;肺阴虚,燥邪内生,虚火上灼,肺气不利故干咳、咯血、口干咽燥;肺肾阴虚故气短;阴亏肌腠失于滋润,故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乃阴津亏虚之征。
[治则] 滋补肺肾
[方药] 方用百合固金汤
药味组成
百合固金汤出自《医方集解》:熟地黄三钱、生地黄二钱、麦门冬一钱半、贝母、百合、当归、炒芍药、甘草各一钱,玄参、桔梗各八分。水煎服。
[方解] 肺阴不足、肾水亦虚,虚火上炎而致咽干喘嗽,痰中有血,所以方中首推味甘性平的百合,保肺止嗽;生地黄、熟地黄滋养肾水,补阴清热,再用味甘性寒的麦冬,清热润肺,元参助二地滋肾壮水,贝母润痰化痰,当归、白芍养血平肝、甘草、桔梗清肺利咽,甘草亦有解毒除疫之功。方中重用甘寒一类药物,肺肾双补,使真阴受益。
③痰聚血瘀:
[症状] 腋下以及腹胯等处可触及肿块。
[病机分析]
[治则] 理气化痰、活血散结
[方药] 方用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
药味组成: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半。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不拘时服。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当归、牛膝、红花、生地黄各三钱,桃仁四钱,枳壳、赤芍药各二钱,柴胡、甘草各一钱,桔梗,川芎各一钱半。水煎服。
上二方可放在一起煎服。
[方解] 方中生地、赤芍、川芎、当归为四物汤,功在补血,赤芍代白芍意在活血;桃仁、红花破瘀活血;柴胡、枳壳、桔梗疏肝行气散结;半夏、陈皮、茯苓利气降痰,燥湿化痰;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解毒,缓急止痛。上药共奏理气化痰;活血散结之功。
(3)疫邪炽盛:
①毒热蕴肺:
[症状] 发热、咽痛、咳嗽、胸闷胸痛、或咳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舌质红、苔黄脉数。
[病机分析] 毒热蕴肺而致肺热壅盛、热邪炽盛故发热;肺失清肃故咳嗽、咳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咽痛;热郁于胸中,故胸闷胸痛。舌质红、苔黄、脉数乃毒热蕴肺之象。
[治则]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方药] 方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
药味组成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麻黄(去节)四两,杏仁(去皮尖)二十个,炙甘草二两,石膏(碎,绵裹)半斤。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再煮,分二次温服。
干金苇茎汤,出自《千金方》:苇茎60克,薏苡仁、冬瓜仁各30克,生桃仁9克,先用水煮苇茎取汁,再入余药煎,去渣分2次温服。
上二方可合在一起,先煎麻黄和苇茎,后纳诸药。
[方解] 方用麻黄宣肺,杏仁利肺气,石膏清热,甘草解毒;苇茎入肺清热利水,除烦解渴,薏苡仁清热除湿而补肺,瓜仁润燥清热、去肺中痰浊脓血,桃仁润肺滑肠而逐瘀滞,上药共奏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功。
②热入营血:
[症状] 高热、头痛、神昏谵语、筋脉强直或抽搐瘈疭。舌质深绛、脉数。
[病机分析] 热入营血,热邪耗血,致血不养筋而致筋脉强直或抽搐瘈疭;热邪上扰故头痛;热邪自血分外发而高热;热扰心神,故神昏谵语。舌质深绛,脉数乃热入营血之象。
[治则] 清营凉血、活血解毒熄风。
[方药] 方用清瘟败毒饮。
药味组成:本方出自《疫疹一得》。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中剂二两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生地黄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钱至五钱,小剂二钱至四钱;犀角大剂六钱至八钱,中剂三钱至四钱,小剂二钱至四钱(磨冲);黄连大剂四钱至六钱,中剂二钱至四钱,小剂一钱至一钱五分;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药、玄参、连翘、竹叶、甘草、牡丹皮各适量。水煎服。
[方解] 本方重用石膏,直入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清泄邪热;犀角、黄连、黄芩泻上焦心营之火;栀子、丹皮、赤芍清肝经火热;玄参、连翘、清热解毒;生地、知母清热滋阴;桔梗、竹叶、引药上行,甘草解毒。
③邪毒阻络:
[症状] 发热,下肢紫红色皮肤结节,硬腭紫红斑或皮肤出血性斑块。
[病机分析] 邪毒阻络,邪毒阻于下肢故下肢紫红色皮肤结节;邪毒阻于上故硬腭紫红斑;热毒迫血妄行故皮肤出血性斑块。
[治则] 清热解毒、凉血消瘀。
[方药] 方用化斑汤加味。
药味组成:本方出血《温病条辨》。石膏一两,知母四钱,生甘草、玄参各三钱,犀角二钱,梗米一合。水煎服。
可在上方基础上加金银花20g、大青叶20g、丹皮20g、生地15g。
[方解] 邪毒阻络、入里而营血热炽,故发斑。方用石膏、知母、梗米、生甘草,此白虎汤,清阳明胃经温热,加犀角、玄参清热解毒,凉血滋阴。银花、大青叶泻心胃热毒;生地助玄参滋阴;丹皮助犀角凉血散瘀。
(4)正虚邪盛,伤入脏腑:
因疫邪内侵,正气愈伤,他邪乘机而入,泛发诸证。如气虚外感、阴虚外伤;或出现气滞、血瘀、痰浊;或因邪伤脏腑而致心脾两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肾精不足、肾阴阳两虚等证,应随证辨证施治。
近年来,在中药单味药治疗AIDS上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日本的学者伊藤正彦和山本直树在试管中进行了实验,证明了甘草甜素(GL)有抑制HIV的作用。他用0.5mg/m1的GL可抑制98%以上的HIV的增殖,浓度为0.125mg/ml时达到50%的抑制率。并提示它不能直接抑制病毒RT活性,能诱发干扰素,增强NK细胞活性。后藤洋一等对11名HIV阳性者(其中AIDS进展期2例,前驱期2例,未出现症状7例)以GL作试验性治疗,8周为1个疗程,前4周每日投药1次,后4周每周投药3次,每次药量200~400mg。结果进展期2例、前驱期2例症状及淋巴细胞测定均无改善,未出现症状者7例中有6例T4/T8比值上升,4例T4细胞数增加。东京医科大学临床病理学教研室池松正次郎与羽田雅男也用GL治疗4名住院的艾滋病患者,用量1例800mg/d,3例1,600mg/d,静脉点滴2~7周后,有3例HIV阳性反应消失或病毒检测转阴,T淋巴细胞恢复正常。
日本学者大久保一良等发现,大豆皂苷对HIV有抑制作用。有学者研究认为,紫花地丁的二亚矾和甲醇提出物均能抑制H9细胞培养物中HIV的活性。美国佛罗里达州阿克巴基金会Abdullah等用大蒜提取物SCP治疗HIV阳性者,发现能减轻患者机会性感染,免疫功能显著改善。
美国加州大学病毒学教授张似满实验表明,紫花地丁、夏枯草、螃蜞菊、穿心莲、牛蒡子、黄连、淫羊藿、紫草、金银花、千里光,贯众等药具有抑制HIV的作用。
虽然,中医中药对AIDS的治疗尚缺乏经验,而中医本身就是个经验医学,但是,经验亦有规律可循,人们总是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去把握新的经验。中医中药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人们一定能从中寻找到治疗AIDS的新的方法、新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