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篇•古代的性变态记载

标签:
性变态文化生殖生活社会女性论坛两性历史教育健康读书杂谈 |
分类: 性文化 |
兽交的现象几乎在各个朝代都有记载,清代《坚瓠续集》(卷一)中引《文海披沙》说:“
较为可信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唐李隐在《潇湘录》中记载:“杜修已者,越人也,著医术,其妻即赵州富人薛赟之女也,性淫逸。修已家养一白犬,甚爱之,每与珍馔。食后修已出,其犬突入室,欲啮修已妻薛氏,仍似有奸私之心;薛因怪而问之曰:‘尔欲私我耶?若然则勿啮我’。犬即摇尾登其床,薛氏惧而私焉;其犬略不异于人。而后修已出,必奸淫无度……”这段记载表现,人与狗的性行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有《犬奸》一篇,此事即使在今天这种行为也存在。
(2)恋尸癖
唐戴君孚在《广异论》中记载说:“开元初,华妃有宠,生庆王琮;薨,葬长安。至二十八年,有盗欲发妃冢,遂于茔外百余步,伪筑大坟,若将葬者,乃于其内潜通地道,直达冢中,剖棺,妃面如生,四肢皆可屈伸,盗等恣行凌辱,仍截腕取金钏,兼去其舌,恐通梦也,侧立其尸,而于阴中置烛……”,此文中虽然未明确说明盗暮者有奸尸之意,但其“恣行凌辱”、“阴中置烛”却有非礼之意,至少从心理上有恋尸之嫌。
其后,宋代的周密在《齐东野语》中的记载则很明确,“宋嘉熙间,周密近属赵某宰宜兴。宜兴前某令女有殊色,及笄而夭,藁葬县斋前红梅树下,赵某遂命发之……颜色如生,虽妆饰衣衾,略不少损,真国色也。赵见之为之惘然心醉,舁尸至密室,加以茵藉,而四肢亦柔和,非寻常僵尸之比,于是每夕与之接焉;既而气息又
恋尸是性心理病的一种,宋代周密目睹具体事例,可相信这种病人的存在而不是谣言。其实这种恋尸癖在今天也是存在的,但多是在行凶杀人后,对未僵之女尸进行性侵犯,而像文中所述从坟中挖出而奸尸者未见报道。
从西晋经隋唐至五代,是我国性医学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由于魏晋玄学及道教的纵欲观念影响,人们对性的态度是开放的,这一方面为性医学的研究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性医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对性的追求,纵欲观念的影响,对性医学(尤其是性养生)的研究出现了夸大和虚妄的内容,所以我们后世在对待其医学文献时,既要吸取其精华,又要去除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