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文学的出路
(2011-11-29 09:26:51)
标签:
文化 |
温暖,文学的出路
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手边的杂志也积攒了厚厚的一摞。到了编第10期刊物的时候,天气渐渐寒凉下来。那时还没供暖,每天看邮箱里下载的一大堆稿子,要在腿上裹厚厚的羽绒服。疲倦了,还要在案头沏一杯苦咖啡来为自己提神。人到四十岁很多事会看淡,很多宠辱可以不惊,可仍然会为了一件事废寝忘食,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更遑论得到他人的理解了。
再晚一些的时候,我来到京西的一个小镇上,这是个类似桃花源般远离喧嚣的安静小镇。赶上的却是黄叶凋零,草染寒霜的冬日。那些天,北方正肆虐地刮着风,小镇的白天,天地玄黄,风如兽吼,入夜后,整栋楼里就只剩下一间阔大的客房还亮着灯。室内有壁挂电视,不知为什么却不可看,有闲置的电脑却无法上网,幸好手边还带了一本书,一篇篇翻下去,翻到最后,却翻出了两眼孤单。
天气寒冷,就越发渴望温暖,和衣上床,感觉被窝里都到处窜着凉气;带去的书很厚,拿久了,手腕会酸。就把书扔在一边,看着天花板发呆。想不明白怎么头脑一热就跑这里来了。那天下乡回来,看到车窗外树林里跳跃的一轮落日,感到自己既悲壮又伤感。刚去的那几天,夜深人静,每天入睡前都有逃离的念头,可第二天早起,当阳光透过厚厚的窗帘顽强地照亮自己,还是毫不犹豫走到风中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长夜漫漫,孤灯一盏,人却一天天投入地奔忙起来,不知不觉间,就重新豁达乐观了。人一豁达,就感到心地敞亮,心地敞亮,就感到一种叫温暖东西正从心里一点点蔓延开来。这样,尽管每天里依旧在寒风里穿梭,却不再感到寒冷;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身子也不再瑟缩。再次拿起那本厚厚的书,手腕也不酸了,书里的文字被我一点点看到眼里,也看到心里去了。就想,幸亏带了这样一本书来,也幸亏身边还有文学,可以在难遣的孤寂中温暖自己,照亮自己。
说实话,文学生涯这么多年,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温暖有如此切近的体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一直问文学的出路何在?现在,似乎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
温暖,才是文学真正的出路啊。
文学是一盏灯,是一束光,是寒夜里的一张床,也是床上厚厚的一床被。文学不是孤单的苦旅,文学应该是温暖的旅程,长长的路上,走着的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这条路上,我们手牵手肩并肩地走着,冷了,就伸出自己的手握住别人的手,寂寞了,就敞开自己的心贴近别人的心。手手相连,心心相近,互相搀扶,相互温暖,我想这就是文学出路所在吧。
让文学温暖自己,也让文学温暖越来越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