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住桃园 地耕渤海

(2017-08-03 18:18:52)

http://s12/bmiddle/001Ks5TGzy7d9z6LSFd1b&690地耕渤海" TITLE="家住桃园 地耕渤海" />

家住桃园 地耕渤海

在南皮县城城北五里处有一个大村子叫桃源村,村里现在还保留有晚清、民国时代的一座大宅院,青砖青瓦,斗脊飞檐,虽然在漫长岁月的剥蚀下宅院已显破败,但仍然可以从荒凉中读出些许昔日的豪华气势,尤其是寨门上“家住桃园,地耕渤海”这八个字仍显霸气,让人瞠目。谁敢用这么大口气说这狂言呢?原来是解放前南皮桃园村侯蓬轩、侯兰轩、侯晓峰、侯晓田等十个大地主。据解放前夕统计,这十个大地主在本村桃园占有土地四千亩,此外还在丈二桥、王国针、詹庄、梁场、董村、唐孙家等佃户庄占有土地四千多亩,像侯蓬轩、侯兰轩、侯晓峰、侯晓田都占有土地七八百亩。正因为占有了这么多土地,侯家这些大地主才狂傲不羁,不仅在桃园修建了豪华的住宅、礼堂和戏院,还在寨门上用大帽铁钉组成了一副对联:家住桃园,地耕渤海。这八个字为篆书字体,凝重、老练,笔锋间张扬着大地主十足的霸气。

提起桃园侯的兴起,坊间流传着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说明朝初年侯氏始祖侯斌自幼喜欢读书,德才兼备,洪武年间中举人,永乐中期被选为南宫县令。侯斌为官清廉,到任满解任时只积攒下五十两银子,归田后侯斌将五十两银子藏在炕洞里,没想到被邻居家年轻人纠集几个恶少在夜间给偷走了。别人丢了银子大多哭天抢地报官府求破案,侯斌没有那么干,他发觉失盗后笑着说:我有几间屋子可以遮风挡雨,有几亩薄田可以种粮吃饭,有一些书本可以教化子孙,银子丢了就丢了吧。因此后人题诗称赞侯斌:休将得失介胸中,兴味浑然大古风。鼓舞生民勤教养,长留德泽沛南宫。后来,侯斌的孙子侯缙来南皮做生意,侯缙正派仗义,头脑聪明,深得南皮人杨清青睐,就做了杨清的女婿。十年后,侯缙病死,杨夫人带着四个儿子回南皮娘家居住,除了种田,长子侯锡还在南皮东关大路旁开店铺,杨夫人养猪,家业慢慢富裕起来。一日早晨,侯锡刚打开店门,发现院外猪窝里白光一闪,倏忽间就不见了,他很纳闷儿,跑到猪窝里一找,竟发现一大堆银子,侯锡惊愕了半晌自语:也许是有人过路内急了,跑到猪窝里撒尿,将银钱忘这儿了,明天他也许会回来找,我先替他收起来吧。没想到好几天过去了,也没有人来认领猪窝里的银子。侯锡很着急,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慈眉善目,活像手执拂尘的太上老君。老人看见侯锡,笑着说:别为那些银钱着急了,那是你祖上侯公斌的俸银,当年侯公在南宫都接济穷人了,现在我将那些银子如数退还,拿着吧,这是你家的钱!未及侯锡推辞,白胡子老人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有了钱的侯锡在各地不断买地,使侯家成了南皮显姓。到1403年,侯家豪绅侯建吉在南皮城北五里处挖坑建宅,并在门前筑起一座大土山,在村东南栽种一片桃树园子,取出门上山进桃园之意。

另一个版本说桃园侯氏家族的发迹和状元府张之万有关。据说张状元的外婆是桃园侯氏的女儿,嫁给了肖圈孟家大户,遗憾的是张状元的外婆很年轻就死了,于是张状元的娘亲孟氏从小就长在外婆侯家,和桃园侯的关系特别密切。张之万和张之洞兄弟状元、探花及第出则封疆大吏,入则参赞军机,自然对桃园侯家族给予关照提携,传说张状元去桃园村从不坐轿,而是步行进村,以示对桃园侯家的尊敬。因为这层关系,桃园侯在官场上官做得顺风顺水,家道很快走向鼎盛。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桃园侯家族出现了侯淑铭(抗战时任我敌工部部长)、侯振明(抗战时任我八路军二区队长)、侯林阁(八路军战士)等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同时也出现了投靠伪国民政府的反动地主侯士鄂和侯三,侯三在伪军鲍秀祥部当了副团长,与民为敌,1946年被我军俘虏,并在东关外执行枪决。

鼎盛一时的桃园侯封建大家族占有的八千余亩土地在土改时回到了劳动人民手中,他们豪华的住宅和礼堂也被村委会征用做了几十年的大队部。如今,随着岁月的更迭,桃园村成了远近文明的桃源村,不但经济上早已达到小康,而且2015年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崭新的大队部修起来了,桃源村人民有了参政、议政、休闲的新去处。

新大队部修起来了,村里对侯家的大宅院给予了妥善保护。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就让我们从“家住桃园,地耕渤海”这八个锈迹斑斑的大字中参悟今天人民富足国家兴盛的真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