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教案
(2024-04-15 10:54:43)
标签:
陶潜 |
分类: 语文教学 |
根据语境,在对联的空白处填写人名。
1.
2.
学习要点:
1、了解陶渊明其人其文;
2、诗文的理解、背诵和默写;
3、诗歌抒发的情感及语言特点;
4、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一、复习回顾陶渊明其人其文。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开创田园诗派,长于诗辞赋散文。
代表作有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
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欧阳修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辞》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陶渊明曾做过小官,但时间不长。在他41岁任彭泽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到任80多天就弃官归隐。在辞官时,写下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现他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对田园生活的热切向往。
关于“辞”
“辞”,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代韵文。
以四言六言为主(第2节),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第1节)
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灵活而富于变化。每节单独押韵,有时一节两韵。ei
阅读“序言”,理解掌握关键字词句,思考小序部分交代的内容。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j。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m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yú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rn,当敛裳cháng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sì岁十一月也。
概括小序内容:
写作者从出仕到辞官归田的经历,交代写作《归去来兮》的背景。
问题思考:
1、作者出仕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出仕原因:生计所迫、亲故劝说
归田原因:
1、本性使然(厌恶官场的造作逢迎,追求自然率真的个性、闲适淡然的生活)。2、妹妹去世,前往吊丧。
阅读第节: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yáng,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译文:回家去吧!田园即将荒芜,为什么不回?既然使精神被形体役使,为什么还要伤心失意独自愁悲?认识到过往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我确实迷了路,大概还不算远。我已经觉悟今日归田正确,以前出仕错误。船轻轻摇荡着前进,风徐徐吹拂着我的衣袂。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埋怨晨光微弱耽误行程。
第节:写归田原因、归途之乐。
问题思考:用四字语概括归田原因,说出表现作者归途之乐的句子。
归田原因:
1.田园将芜
2.心为形役
3.往者难谏,来者须追
4.纠误回正
表现作者归途之乐的句子: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第节写田园之乐。理清思路,说出归田乐趣的具体内容。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miàn庭柯以怡yí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qì,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xiù,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yì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huán。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译文:于是看见了自家的房子,高兴地奔跑。仆人欢迎,幼儿在门口等候。院中小路已经荒芜,松菊还在。拉幼儿进屋,有酒盛满酒杯。拿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着庭院的树木喜形于色。靠着南窗寄托傲世情怀,深知住在陋室容易使人安适。每天在园中游览成为乐趣,园子虽然有门却常常紧关。拄着拐杖走走停停,时常抬头眺望远方。云气自然地冒出峰峦,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窝。日光暗淡要落山,我抚着孤松徘徊流连。
第节写田园之乐,理清思路顺序。
顺序思路:初进家门——居室之乐——庭院之乐。
家人团聚之乐;饮酒自娱之乐;自在行走之乐;欣赏美景之乐;安然闲适之乐。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译文:回家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流。这世道同我的意愿,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喜欢亲人们的知心话,乐于弹琴读书来消除忧愁。农夫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我,将要到西边的田地去耕种。有时坐着有帷幕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沿着幽深曲折的山谷,经过道路崎岖的山丘。春天里,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流淌。羡慕万物恰逢生长的好时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第节:写田园之乐,侧重于户外之乐。
(亲戚情话、弹琴读书、耕田种地、驾车划船,游山玩水,看树木繁茂,听泉水淙淙)
这一节在写田园之乐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第节写田园之乐。
顺序思路:初进家门-居室之乐-庭院之乐-户外之乐。
家人团聚 饮酒自娱 自在行走 欣赏美景 亲戚情话 弹琴读书 耕田种地 坐车划船,游山玩水
——回归自然,自在闲适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é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z。登东皋go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算了吧!人寄身于天地间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顺从心意,生死顺随自然?为什么心神惶惶不安到底想要去哪里?享受富贵不是我愿望,神仙之境不可期求。爱惜美好时光独自外出,有时倚杖除草培土。登上水边向阳的高地放声长啸,面对清澈的流水吟诗。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第节:重在抒情。感慨人生短暂,当顺随自然、乐天安命。
归纳:陶渊明诗文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1、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热爱自然、追求率真个性、追求淡泊闲适宁静自在生活的情怀。
2、语言特点:
平淡、朴素、自然。素朴中见绮丽,平淡中见警策。
练习: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恨晨光之熹微(光线微弱)B.云无心以出岫(云彩)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惊恐匆忙,心神不定)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天帝居住的地方,仙境)
2.“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请息交以绝游
3.加点词语古今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以寻壑
4.从句式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王之蔽甚矣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鸟倦飞而知还
5.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刘备天下枭雄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与“感吾生之行休”中“行”意义相同的一项()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C.行将灭亡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课下思考:
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