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逻辑的力量——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2023-10-29 15:27:03)
标签:

思维规律

分类: 语文教学

五、逻辑思维的四个基本规律:

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一)同一律

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具有确定性,始终保持如一。

【例】张老师班会课上说:“同班同学要互相关照。”小王借作业给小明抄,被老师批评时反问道:“你不是说同班同学应该互相关照吗?”

分析任务一中所犯的逻辑错误。

(二)不矛盾律

不矛盾律要求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不可同时肯定。

韩非子《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分析任务一中所犯的逻辑错误。

(三)排中律

排中律要求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可同时否定。

【例】甲、乙两人讨论一块空地该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针对甲的说法,乙说: “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甲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因为他同时肯定了这块空地“应该种玉米”和“不应该种玉米”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

乙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排中律认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而乙恰好断定上述两个判断都是假的。

分析任务中所犯的逻辑错误。

(四)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正确的判断必须具备充足的理由。

【例1】父亲:你不乱花钱,奖励你10元。儿子:既然我不乱花钱,奖励还有什么作用?

【例2】小儿子询问母亲:“妈咪,我可以有一个弟弟吗?”母亲解释说:“现在还不行,你爸爸一直很忙。”小儿子说:“难道爸比不可以多找几个人来帮忙吗?”

【例3】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注定此生不凡。

【例4】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京剧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

分析任务中所犯的逻辑错误。

思考:生活中,为了自保、反驳,或是为了避免尴尬、多些趣味,有时会故意违反逻辑,成为一种语言艺术。以下几则案例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律?为什么称为语言艺术?

1.齐高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 僧虔对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帝笑曰:“卿可谓善自谋矣。”

2.二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有一幅画作《格尔尼卡》,描绘的是德军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城的惨状。一个德军军官手指画作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4.在一次外交事务中,有一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5.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