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

(2023-05-10 09:39:49)
标签:

套中人

分类: 语文教学

导语:

生活中有很多“套子”,或有形,或无形,或合理,或悖谬。

橱柜、桌洞、盒子、眼镜、衣服、被子、房子、大门,是有形的;人之“三观”、小区规定、学校纪律、单位规章、出行要求、国家法律法规,是无形的。

有人喜欢套子,循规蹈矩;有人则喜欢打破套子,放飞自我;更多的人会选择合适的套子行走于世界。

学习目标:

1、形象分析(别里科夫、“我”、华连卡、柯瓦连科)。

2、小说通过人物的思想言行和命运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夸张与讽刺的手法。

4、疑点探究。

5、话题写作:套子

契诃夫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却写下了近800篇短篇小说,10多篇剧本。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以简练的手法、幽默可笑的笔调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写作背景:

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

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检查预习,字词识记

1、注音:契诃夫  暖和  吃荤  撮合  怂恿  游说  讥诮      

2、书写 :(  i声叹气  (  xiá制  (  hóu咙   滑(  j

1h huó hn cu sng shuì qiào  2、唉 辖 喉 稽

小说可分几部分?

一(15) “套中人”的日常生活。

二(637) “套中人”恋爱。

三(3840) “套中人” 死亡、出葬、死后。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他代表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思想性格特点如何?

有形的套子:

雨鞋、雨伞、暖和的棉大衣 

装伞、表、刀的套子 

竖起的衣领 

黑眼镜、堵耳朵的棉花  

马车车篷 

箱子般的封闭窄小闷热的卧室 

床上的帐子

封闭、虚弱、胆小、孤僻

无形的套子:

过去的以及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古代语言 

有禁令的政府告示和报纸文章

有关法令、常规、规矩

守旧、顽固,维护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腐朽、害怕变革。别里科夫是沙皇封建统治的卫道士。

阅读小说第二部分(“恋爱”中的别里科夫),思考问题:

1、“我”、华连卡、柯瓦连科代表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2、别里科夫真的渴望恋爱结婚吗?为什么“昏了头,决定结婚了”?有没有成功的希望?

1、“我”、华连卡、柯瓦连科则是新生的民主主义者,追求民主、自由和幸福的新生活。

整体思考:

1、别里科夫的死因是什么?

2、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如何理解39段中的“忧郁”与“谦虚”?

3、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别里科夫的死因是什么?

1、根源在于自身的反动与腐朽;

2、自由民主思想的冲击。恋爱的行为打开了别里科夫与外界接触的窗口,腐败的躯体与思想一旦接触自由民主的新鲜空气,即瞬间崩毁。

3、漫画风波、柯瓦连科把他推下楼梯、华连卡纵声大笑等一系列事件让他身心受到伤害,本就虚弱的他失了自尊(面子)的外衣,对社会生活充满无比恐惧和绝望。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1、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

2、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是因为

别里科夫是沙皇封建统治的卫道士,保守、顽固,沙皇统治者自然就是他的后台;

当时的封建势力还非常强大;

人们对沙皇统治的恐惧惯性使然。  

问题:面对别里科夫的死,人们高兴吗?如何理解39段中的“忧郁”与“谦虚”?

小说主题归纳:

1、揭露沙皇政府及其卫道士的顽固守旧反动腐朽。

2、揭示当时沙皇封建势力的虚弱本质以及仍然极其强大的现实。

3、赞美了新生的民主力量。

小说的表现手法:夸张与讽刺

1、夸张

1)人物性格。例如他的封闭;

2)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15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

2、讽刺

一是通过对别里克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其恋爱和下场。

作业:“套子”话题写作

生活中有合理的套子、落后的套子、反动的套子。生活中可不可以没有套子?你喜欢怎样的套子?以“套子”为话题写一篇周记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