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谏逐客书》情景式默写
(2023-05-04 21:59:59)
标签:
李斯 |
分类: 古文默写 |
1.文章开篇李斯即针对秦王嬴政驱逐客卿之举明确自己的态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3.秦孝公时民殷国富,诸侯亲服,是因为孝公
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
4.秦孝公任用卫国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5.秦惠王用魏国张仪为相,采取连横策略,取得了瓦解六国联盟、使之臣服秦国之效。表述这一成效的句子是: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6.李斯写秦昭王加强王室权力、抑制豪门贵族势力的句子是:
强公室,杜私门
7.李斯对穆公、孝公、惠王、昭襄王的用人之策从反面假设,如若四君“
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8.《谏逐客书》中写陛下嬴政从异国获得“数宝”,且悦之用之,有关表述是:
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9.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到,如果陛下嬴政拒绝异国宝物美色,那么秦朝廷就不会有
夜光之璧;郑、卫之女;骏良駃騠
10.“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11.李斯以“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
12.李斯认为,陛下嬴政弃“秦之声”而取“异国之乐”的原因是: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13.李斯指出当前秦王陛下取用人才的错误做法是: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14.李斯认为,秦王陛下重声色珠宝而轻百姓人才非“
跨海内、制诸侯
15.《谏逐客书》中以山为喻阐述国君当胸襟博大广纳人才的句子: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16.《谏逐客书》中以水为喻阐述国君当胸襟博大广纳人才的句子: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7.《谏逐客书》中,以山河吸纳土壤细流为喻目的是要阐述“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8.《谏逐客书》中写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原因的句子是: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
19.李斯认为秦王陛下“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20.《谏逐客书》结尾归纳阐述驱逐客卿的危害,“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