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世贞《题萱寿太医邢生母》
(2022-11-20 09:08:05)
标签:
王世贞 |
分类: 语文教学 |
王世贞
橘井汲后绿,杏林种时红。
北萱复何忧,年年领春风。
珊瑚作枝叶作玉,海人添筹出海屋。
八千遐算应已知,生儿自是邢和璞。
注解:
1、这是一首为邢和璞母亲祝寿的诗。
2、萱:指母亲。成语“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在。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
3、邢和璞:风水家。善方术,常携竹算数计,算长六寸。人有请者,到则布算为卦,纵横布列,动用算数百,布之满床。布数已,乃告家之休咎,言其人年命长短及官禄,如神。
4、橘井
橘,指橘叶;井,指井水。苏耽是传说中的神仙。西汉时,湖南瘴疫流行,苏耽摘取橘树的树叶,汲取庭院中的井水煎熬,分文不取施舍当地病人,治好了不少患者。
5、杏林:三国时名医董奉治病从不收钱,只让病人愈后植杏树以代酬金。病症轻者种一株,重者5株,数年后,杏树已蔚然成林。后来,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也以“杏林中人”自居。
6、海人添筹出海屋:用“海人添筹”典故祝愿邢和璞生母长寿。
典出宋·苏轼《东坡志林》: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蝣朝菌何以异哉?
【译文】曾经有三个老人碰到一起,有人问他们多大年纪了,其中一个老人说:“我也不记得我有多少岁了,只记得小时候认识一个叫盘古的人。”另外一个老人说:“每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拿一个竹筹记录一次,现在已经积满十间屋子了。”第三个老人说:“我曾经吃了一个蟠桃,把桃核丢在了昆仑山下,现在这枚桃核长出的树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在我看来,这三个长寿的老人与朝生夕死的蜉蝣、朝菌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