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在尘土飞扬的加德满都(续):巴德冈王宫广场

标签:
尼泊尔加德满都巴德冈杜巴广场 |
分类: 亚洲 |
离开昌古纳拉杨,驱车前往加德满都以东12公里外的巴德冈(Bhaktapur)。
巴德冈,意为"信徒之城",坐落在海拔
1401
米的一座山坡上,方圆
6.4
平方公里。巴德冈王宫广场(杜巴广场)是加德满都谷地三座杜巴广场中(其他二座为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和帕坦杜巴广场)最典雅精致的一座。朝南的大开放空间内,错落着13至18世纪的55窗宫,精美的寺庙,迷人的红砖房子,反映了马拉王朝时期加德满都谷地辉煌的艺术和建筑成就。
由西门购票进入巴德冈杜巴广场,首先看到右前方散落着几栋以耆那教习惯命名的宗教建筑如Badrinatha
Tirtha,以及黑天神庙(Krishna Temple)。黑天庙正后方则有一根毗湿奴坐骑金翅鸟的雕像。
Badrinatha
Tirtha后面右前方,还有一栋红砖砌成的湿婆庙(Shiva
Temple),印度教在尼泊尔可谓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全国超过85%的居民都信奉印度教。
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比,这儿可真是安静了许多。
前方,一字排开了金门,55窗王宫,马拉国王像,塔莱珠钟和瓦特萨拉女神庙。
布彭德拉·马拉国王铜像上国王双手合十坐在巨蛇支撑的莲花座上,面向金门。这座铜像是由巴德冈的最后一位马拉王朝国王兰吉特·马拉于1753年所立。在铜像的边上,则是兰吉特·马拉于1737年所建的塔莱珠大钟,用于朝拜南部印度的女神塔莱珠巴瓦尼。
金门是进入王宫庭院的唯一主门,也是由兰吉特·马拉国王于1753年所建。与帕坦杜巴广场的金门相比,这座金门更为宏伟和精致。整座大门周边满是神魔的浮雕,大门上方则雕刻着女神时母和金翅鸟。
一群学生鱼贯而入。
塔莱珠钟旁边坐落着沙石砌成的瓦特萨拉女神庙。这座代表北印西卡拉穹顶塔楼风格的建筑由普拉卡什·马拉国王于1672年所建,九个小尖塔向上衬托着塔顶,象征着神圣的冈仁波齐峰,主要用于朝拜女神巴特萨拉。
神庙的左前方有一口小钟,是由布彭德拉·马拉国王为了抵消他的一个梦境所立,据说后来凡是钟响,周围的狗便齐吠,因为被称为"吠钟"。
王宫的历史更为久远,是由老国王亚克亚西·马拉于1427年所建;17世纪布彭德拉·马拉国王和他父亲对王宫进行了扩建,尤其是布彭德拉·马拉赋予了王宫精美的木窗雕刻,王宫上层55扇木窗雕满了诸神和女神像,55窗王宫因此得名。
55窗王宫的东面,坐落着希迪拉克希米女神塔(Siddhilakshmi
Shikhara)。这座印北西卡拉风格的石塔建于17世纪,塔基楼梯两侧有着精美的人和动物的石像。
希迪拉克希米女神塔后方空旷的广场上,有两座石狮,北侧,则坐落着白色的湿婆庙(Fasi Dega
Temple)。巨大的阶梯两侧,矗立着象,狮,以及湿婆的坐骑-神牛。
一位妇女坐在湿婆庙南侧,破落的哈里桑卡寺庙(Hari Shankar
Temple)西侧回廊上沉思。
由这儿往东一直走,可以来到巴德冈三个主要广场中的一个:达塔特拉亚广场(Dattatraya Tole,又叫Tachapal
Tole)。
转了一圈,来到杜巴广场东南不远的陶马迪广场(Taumadhi
Tole)。在广场东南拐角,坐落着一栋巨大的三层寺庙:陪胪庙(Bhairav
Temple)。这栋最早可能建于1001年的寺庙供奉着湿婆化身恶神陪胪,据说密宗一位大师砍下了陪胪的头放在这座神庙的密室内,以期使陪胪能够留在巴德冈。
广场中央,矗立着尼泊尔最高的五层尼亚塔波拉神庙(Nyatapola
Temple)。寺庙由布彭德拉·马拉国王于1702年所建,献给国王的守护神希迪拉克希米女神。108根木柱支撑着5层屋顶,上面刻满了诸神的雕像。在寺庙阶梯两侧各有一排石像,据说上层的神祗法力比下一层的大了10倍。
由广场接着往南走,还可以看到可能建于11世纪,献给毗湿奴的古老寺庙:纳拉杨神庙(Til Mahadev Narayan
Temple)。
不远处,坐着站着几个尼婆利僧侣。不过看到你要拍照,狠狠瞪你一眼。
接着往南走来到阳光餐厅的顶楼阳台,落座,来一份达八。
夕阳,慢慢映红了巴德冈,也映红了远方的喜马拉雅。(完)
Tips:
回程可以往西走出老城到巴德冈公路搭公共汽车回加德满都。
前一篇:2015巴西萨尔瓦多狂欢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