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速消费品公司二三事

(2012-06-18 07:17:43)
标签:

财经

股票

杂谈

分类: 经历感悟

快速消费品公司二三事

 

日前曾发布一篇《为什么中国的价值投资者都买茅台?》的讨论贴,大意是目前中国A股市场上能顶着“价值投资”帽子走动,在投资界扬名立万的,大都与早年投资茅台脱离不了干系,领域更广的,也就是搞点白药、阿胶等中药股。这看起来确实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现实就是这样,生态环境和上市公司质量如此,我们还能有什么更优选择?

过去银行的高成长与我国的金融垄断及对利差的保护等政策密切相关,今后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利率市场化,能否继续风采依旧面临多重考验。地产面临人口红利和城镇化建设放缓诸多影响,机械制造也与此存在一定正相关。目前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人工成本优势不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后继乏力,因此国家谋求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推动消费来保增长促增长。由于从历史演变看,每一次的产业结构调整都蕴含着行业的巨大投资机会,抛开巴菲特的效应不说,按道理投资消费类股票都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消费品行业外延较广,但在A股上市公司中,相对集中,能够摆上台面的也就是食品饮料和卫生保健了,你应该也感觉不到我们有什么奢侈品品牌,包括汽车制造、服装箱包、珠宝首饰等相当长时间里是无法跟人家正面竞争的,我们也就不要不自量力往脸上贴金太阿Q了,毕竟开一辆奇瑞吉利与一辆奔驰宝马是不一样的。

具体到食品饮料和卫生保健子行业来说,白酒行业的一些数据无疑是值得我们谨慎的,试想2011年白酒产量1026万吨是一个什么概念,也就是以我国13亿人口计,不分男女老小,人年均消费白酒15斤,产业空间还有多大值得怀疑,但联想中粮等产业资本犹在大张旗鼓高歌猛进,让人不禁叹为观止。说实在话,白酒行业中除了茅台,由于特殊的产品、地位和作用,长期依然看好外,其他的品牌,我还真看不到第三春在哪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认为啤酒行业相对于白酒行业应该享受溢价而不是折价,青岛啤酒做为行业龙头,其长期的稳定增长特性应该得到我们足够的关注。

那么选择行业空间大的张裕、伊利和双汇又如何?张裕长城在进口葡萄酒尚未大举入侵时,是活得够滋润的,但今年一季度的情况说明产业基础是不扎实的,目前长城已经大规模做葡萄酒进口了,张裕的积极性稍为不足,但也表示拟加大进口酒业务占比至三成,虽说葡萄酒是个世界大融合的产业,然而这是否也说明自身品牌缺乏优势和竞争力?至少管理层的视野和前瞻是值得检讨的,所谓七分葡萄三分工艺,以前就应该在原料基地下大功夫,而不应该短期利润最大化,以至于现在才手忙脚乱,希望亡羊补牢时犹未晚。

伊利和双汇所处行业是食品安全的高发地带,让国人颇感伤不起。世界各国相关产业虽然食品安全事故也是时有发生,但也并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此起彼伏,屡次冲击大众心里底线。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产业环境和公司质量问题,一方面是政策性行业规范不足,措施没有落到实处,打击不力;另一方面是管理层利益唯上眼光短视,行业野蛮生长阶段,不重视基本功建设。也因此,像乳制品,一挨进口奶粉大举入关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乳肉制品是我国关乎民生的传统支柱产品,这是不可能全部外包给别人来做的,在此民族品牌应该肩负起民族的责任,在行业寡头垄断形成的过程中,龙头企业要作出表率,实行精细化管理,切实重视起民众的利益。发展缓慢不要紧,发展空间摆着那里,投资者有的是耐心,不怕你慢,就怕你坏。

相比较而言,白药、阿胶、片仔癀、同仁堂等中药企业就没有那么多事。中药是我们的国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保护和支持,行业稳定增长能够保障,个别垄断特性明显、品牌号召力强大的,通过内生成长和外延扩张,发展空间值得期待。所以,中国的价值投资者都买茅台和白药阿胶等中药股虽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却是符合逻辑有道理可说的,这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是值得庆幸的事,但如从大的方面看,也值得悲哀,我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产品实在太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