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中国的价值投资者都买茅台?

(2012-03-29 12:58:36)
标签:

财经

股票

杂谈

分类: 说三道四

为什么中国的价值投资者都买茅台?

 

现在中国顶着“价值投资”帽子走动的,十个有八个,成功靠的都是早年买进了茅台没有卖。

领域更广的,就是搞点白药、阿胶。

看起来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不过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

这其实是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构成导致的。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不折腾,买进持有有护城河的公司。

中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吃人口红利的,增长则依靠消费升级、渠道置换。

李宁升级来升级去,遇上阿迪耐克,升不上去了。

大家都到县城去开店,算是个创新,可是县城都圈完地了,到哪去圈新地?

苏宁国美把传统电器销售渠道给置换了,可是又出来个京东要置换它。

万科文化好,可是房地产行业肉太肥,群雄逐鹿,万科只能拿到几个点的市场份额。

招行管理好,但仔细看下,大家的营收构成差别不是那么大。牌照是有价值的,但是牌照是相同的。

所以,这些企业业绩爆发都是阶段性的,曾经的蓝海,转眼间就变成了红海。要应对消费永不停歇的升级,或者应对渠道永不停歇的置换,对企业家的挑战太大了,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公司里面,有谁可以依靠品牌、专利、管理能力、特许经营权永续经营?这对投资人挑战太大了,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回头看看茅台白药这些,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但好处也是没有技术含量,品牌是它生存的惟一理由。而且,品牌是有定价权的。其他的公司治理、渠道置换、消费升级,对它们都不重要。谁当茅台的董事长,重要吗?林园说的,投资就是买垄断,这一点没错。

那么在这些传统的领域之外,有什么企业,可以靠企业家精神,建立起垄断优势和护城河呢?

(来源:雪球论坛)

---------------------------------------------------------------------------

评论:

什么是有护城河的企业?帕特•多尔西的《巴菲特的护城河》告诉我们就是那些具有“无形资产、客户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的企业。

套用到消费品行业,也就是说具有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渠道优势的企业才有护城河,才能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带来的投资机会。

如此,那些行业空间大,目前又经过了自由竞争阶段,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的行业企业是真的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远离红海,亲近蓝海或许是当务之急。

整天纠结于行业的低估值如银行,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目前一个建行的市值1.18万亿,相当于我国境内外200家上市药企(沪深约170家,境外约30家)的总市值1.2万亿,你真的觉得这种产业结构合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