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话东阿阿胶 产品力

(2012-01-17 11:33:59)
标签:

财经

股票

中药

保健

阿胶

杂谈

分类: 公司分析

原文地址大话东阿阿胶 产品力作者双色杜梋

大话东阿阿胶 产品力

 

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宏观经济和投资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实体中的行业发展会出现分化,投资的方向也会变得扑朔迷离;因此,找出未来具有确定性增长的行业和企业,尤显重要。

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社会会发生甚么样的巨大变化呢?最具有确定性的巨大变化就是人口老龄化;再从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讲,就是通货膨胀。所以,受益人口老龄化和抗通胀的投资品种,是以后很长时期内主要的投资主题,也就是巴菲特所谓的很长的坡和很厚的雪,剩下的问题就是让雪球越滚越大。

人口老龄化最受益的行业当然是医疗卫生保健行业的消费,但其中的大多数类型的消费和服务,会受到政府的价格打压,显然政府追求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国民的医保,这就增加了业内很多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但其中最有确定性的应该是保健品行业!

为甚么是保健品行业呢?因为保健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不在政府价格管制的范围之内;各位想想,世界上的奢侈品有那个是生活必需品?但你要活得更好,追求健康长寿美丽,自然要在保健品上消费很多,谁不想活得更滋润一点,人类的本性呀!另外,高档的保健品都具有资源稀缺性,如野山参,虫草等等,追求稀缺是人类的本性!所以,高档保健品从来都是拥有定价权的,是抗通胀的品种,行业利润极其丰厚!

我国的保健品行业在过去五年保持了20%的复合增长速度,规模已超千亿;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生意识加强,这一发展趋势将会继续延续并加快!


下面言归正传,谈谈东阿阿胶。

东阿阿胶具有资源属性,是抗通胀的品种;阿胶涨价是常态,这种趋势还会延续下去。

东阿阿胶具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久经考验的补血养颜滋补上品,合乎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理念,抓住了人类的共性需求,是极其巨大的商品品类。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到如今的平头百姓,追求健康美丽长寿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所以这是一个健康长寿的行业。

东阿阿胶是传统的上品君药,药食同源,请注意这个特点,这注定了东阿阿胶是商品中的极品;

茅台是很优秀的品牌,53度的飞天茅台确实好,但茅台可以稀释吗?可以派生出衍生品吗?不能!比如茅台开发的中端白酒和啤酒之类的品种就表现一般,茅台的品牌价值也很难在其他产品中延伸。但东阿阿胶就可以,阿胶块好,阿胶粉自然好,复方阿胶浆也很好,新开发的桃花姬势头也很好,甚么原因呢?阿胶从古到今就是上品君药,添加不同的辅料就可以成为不同疗效的药品或保健食品;所以,东阿阿胶可以依据传统的膏方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药品和保健品;同时,东阿阿胶的品牌价值是可以在其衍生品中延伸的,市场也乐于接受,如桃花姬在很短时间热销,东阿阿胶的品牌背书是很关键的因素。所以,这个特点决定了东阿阿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不需要巨额的研发费用和长时间投入,事半功倍!这一点,即便是传统的老牌药企,也不可与之比肩,更不用说化学药和生物制药,这就是东阿阿胶是极品的原因。

东阿阿胶可以做到礼品化,保健品化,快销化,这是这个产品最大的魅力;

先说礼品化:

任何产品若成功定位礼品,就可以攫取超额利润,名烟名酒,营销定位就不在个人消费,有自己买茅台喝的吗?他最大的属性就是礼品,是人类礼尚往来,行贿等等的媒介,这是本质;在中国,要员居住的地方周围,都有回收高档名烟名酒的店铺,原因自己琢磨吧。像老白金,还有茅台的白金酒,五粮液的黄金酒,其实打的就是礼品的定位。

东阿阿胶具有礼品属性,高端的是九朝贡胶,中端的是阿胶块,大众型的是桃花姬;去年9月到阿胶博物馆,看到北京一位投资者买到了最后一盒九朝贡胶,要让秦玉峰签字,三万多一盒呀,就是作为礼品送未来的丈母娘的,你说丈母娘能不喜欢吗?还有香港来的私募小伙,买了九朝贡胶和桃花姬,大包小包的,说回去送领导同事的。送东阿阿胶就是送健康送美丽,这是作为礼品的最好理念,是传递友情亲情的良好媒介;送领导,长辈,朋友,那个会不喜欢!

再说保健品化

传统品牌中药,要是仅仅定位药品,那就是自废武功。中药的特点就是多靶点,保健养生是其特长。传统品牌中药要国际化,有一条捷径,就是走保健品的路子,壁垒自然降低,只要真有疗效,市场就会接受,如东阿阿胶的桃花姬,阿胶粉在日本就很受欢迎,复方阿胶浆在印尼很畅销,这是阿胶成功走出的道路。

东阿阿胶在2010年前,政府是作为药品进行定位,且进行限价,从企业发展历程来讲,比较缓慢。

因为,要作为药品,只有有病的时候吃,消费量自然有限,就是再大的病种,销量也有极限,而且还要面临西药的冲击;而且药品是必需品,政府也会限价。看看王老吉,一款保健饮料,年销售160亿;云南白药牙膏也做到十几亿,那个中药品种能与之匹敌?

所以,东阿阿胶最大的优势就是保健品化,历史已经赋予了他养生保健的崇高地位,这是其他中药老品牌都很难超越的属性;保健品,有病可以吃,没病可以养生,这就为这个产品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男女老幼,养生养颜,你说市场空间有多大?东阿阿胶补血养颜滋补的定位,药食同源的属性,在保健品市场大有可为!

最后再说说快销化:

企业能实现产品的快速消费化,重复消费化,这个产品的市场就很大,也永无尽头;所以快消品行业的龙头公司是容易出现大牛股的行当,美国股市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就连A股的双汇伊利,即使问题不断,但也不妨碍他们的走牛,所以市场是聪明的,从来都是对快消品的龙头公司高看一眼。看看所谓的耐用消费品行业,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等,都无法走出行业周期,企业要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去不断的开发更好的新产品,靠产品的升级换代来刺激消费,苹果的IPAD瞬间就绞杀了汉王的电子书,京东方那么多年也没有搞出领先的显示装置,所以这些都是非常残酷的行业,只有站在行业顶端并不断保持领先地位,才能生存发展。

快销化的最高层次就是零食化,要把产品做成口味很好的零食或饮料,就会形成成瘾消费,重复消费。因为人类最原始的条件反射,常常战胜理性的判断;如小孩吃的大多数零食,从营养角度来讲都是垃圾食品,但当小孩看见零食流口水时,恐怕家长再坚决的理性也阻止不了这样的消费;还有香烟就是成瘾消费最典型的例子。

所以,成瘾的零食,再具有保健作用,还能做成大家喜欢的礼品,这样的产品就是极品,是企业梦寐以求的产品;像可口可乐是成瘾的饮料,喜诗糖果是口味好的零食,王老吉是保健性质的饮料,都创造了销售的奇迹,这都与产品的快销化特点分不开的。
    闲扯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说东阿阿胶的桃花姬。

    桃花姬实现了阿胶的零食化,保健化,礼品化;同时使阿胶时尚化,培养了新锐年轻的消费群体,使传统的阿胶产品重新焕发了活力!各位可以在淘宝的网店搜索一下“桃花姬”,看看销量和买者的评论。桃花姬是快消品中的极品,这个产品可以做的很大,20亿之前没有瓶颈,笔者以云南白药牙膏的销量对桃花姬做过推算,可以做到50亿;当然这只是市场潜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公司的推广力度。
    真希望东阿阿胶能多开发些像桃花姬类型的老百姓喜欢,又吃得起的快速消费品,这才是长久之计!
    大话东阿阿胶,有点乱,最后引用一个图片,对东阿阿胶的产品做一个梳理。

    “九朝贡胶,补血领导者:定位奢侈品,礼品,是阿胶价值回归的先锋。
    “滋补国宝,东阿阿胶”:阿胶块及阿胶粉,定位药品(药)保健品(食),自用消费,礼品。
    “桃花姫:定位零食,保健品,礼品,是阿胶快销化时尚化的代表。
    “复方阿胶浆,补气养血”:定位院部药品,低端保健品市场。
    这是东阿阿胶十二五期间聚焦阿胶主业,培育多个品牌的主打品牌。公司要做产业链掌控型的企业,上游延伸到原料;下游拓展用户,以中医为主题,为依托,以四季养生膏方为载体进入健康服务领域。
    东阿阿胶还有上游的“天龙”驴肉,还有生物制药,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引用一篇短文作为结束语:老牌中药的精髓,良好的品牌信誉,合乎中国养生理念,具有资源属性,抗通胀。保健化是关键,高端化礼品化更佳,若能快消化就是极品!

医药生物:高端医疗保健聚集品牌中药

    医疗保健需求增长的动力:
    老龄化和居民养生意识提高。人口老龄化在中国未来40年内将呈现加速趋势,老龄人口疾病发病率高,且以重病、慢性病为主,我国占比11%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药品消费接近全国药品消费总量的50%.另外,人口患病率日益增高,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们健康状况的恶化,成为医疗保健需求大增的核心源动力。
    一方面对医疗的需求随着老龄化人群的增多而迅速膨胀,另一方面,“未病先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养生文化日渐兴起。

医疗保健支付力持续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医药支出的提升空间巨大,美国人均医疗消费6000多美元,而我国人均卫生费用支出仅为80美元,仅占美国的1.5%.高端医疗保健市场更是方兴未艾。

随着收入的增加及全民医保的实施,我国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付力不断增强。

看好具有国家保密配方和垄断药材资源的品中药企业。具有国家保密配方和垄断药材资源的中药企业,享有几百年来形成的良好品牌和信誉,并拥有长期的提价能力以对抗通胀。随着这些老牌中药逐渐高端化、保健化,也就逐步具备了高端医疗保健品的属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