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被误读的垄断者

标签:
财经股票阿胶杂谈 |
分类: 公司分析 |
东阿阿胶:被误读的垄断者
2012-01-06基本面通讯社
机构报告及媒体经常讲的东阿阿胶垄断80%的驴皮,具有垄断地位的品牌企业。
三人成虎,久而久之;广而告之,投资者及机构全都认为东阿阿胶是垄断者,而且是巴菲特心目中最高级别的垄断者即品牌垄断消费者,而这样的竞争优势被称之为“护城河”。
如果这样定论,从现在各种声音所表达出来的状况来看,至少有一个人不同意,在闷声发大财。即东阿阿胶最大的竞争对手:福胶。而有据可查,福胶在2011的产量达到2000吨左右,而恰恰利用东阿阿胶提价60%疯狂填补了东阿阿胶的市场空白。而更加不利消息也是传来----同仁堂在阿胶收入上也达到了9000万收入。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东阿阿胶在2010年产量是1500---1800吨左右,而在2011年因为大幅提价,销量预计是1300吨左右。如此算来,东阿阿胶如何占到驴皮的80%?控制80%的驴皮资源,笔者实在有点纳闷。
福胶
东阿阿胶1300吨
同仁堂200吨
九芝堂100吨
理论数据:东阿阿胶占比应是在36%左右。
这个数字对于笔者投资东阿阿胶实在是一个打击,但不得不又面对。笔者大胆推测程总的离职与提价策略所导致市场销量下滑需要付出一定责任;市场看空程空离职包括本人也初步判断影响也有的,虽不致于致命但短期来讲,对于操盘“控制营销”理论的实操者的离去多少有点影响。而不是机构一致认为没有多少影响这样自欺欺人的想法。
东阿阿胶日前发布了价格调整公告,上调复方阿胶浆零售价,幅度不超过30%,上调阿胶块出厂价10%。经过过去数年的努力,占公司收入近40%的阿胶块价格已经从2004年的158元/公斤上涨到1050元/公斤,涨幅为5.6倍(见下图1)。在之前的博文中,我屡次提到东阿阿胶“药中茅台”的定位基本不靠谱,公司不会象前两年那样密集地(2010年提价4次)、大幅度地(2011年1次提60%)提价。此次提价似乎应验了这一判断。
图1:阿胶块价格图
阿胶提价的底气何在呢?短期看,应该是销售量已经逐步恢复到2011年初大幅提价导致销量大跌之前的水平了。长期来看提价的底气应该是出于“控制全国80%以上驴皮资源”的自信(或者再加上公司拥有的国内唯一的驴皮驴肉进口许可证)。在过去的提价公告中,公司提到“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国内毛驴的存栏量逐年下降,驴皮资源日趋紧张”。既然国内驴皮资源尽在掌控,又只有我们可以进口,涨价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
表1:养殖和驴皮收购相关的子公司
名称 | 注册资本(万) | 持股比例(%) |
伊犁龙兴畜产有限责任公司 | 60 | 90 |
山东无棣天龙科技开发公司 | 495 | 56 |
阜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600 | 63 |
高台天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50 | 100 |
新疆岳普湖天龙食品有限公司 | 320 | 100 |
内蒙古天龙食品有限公司 | 600 |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