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与亲人动态沟通:人人都应学会的心灵呵护技法之七
(2018-12-28 20:40:04)
标签:
爱与陪伴 |
一、什么是动态沟通
2.简单的肢体活动。比如手指操、拍打操、简单的经络穴位按摩等。对于卧床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尤其是对于中风后四肢灵活度严重降低的老人,可以尝试运用手指操,或其他简单易学的小游戏,来陪伴老人一起做低强度运动。对于站立和行走均比较便利,或者双手还比较灵活的老人,可以尝试运用拍打操,引导老人拍拍手、拍拍腿、拍拍肩、拍拍背,还可以挠挠头、捏捏耳、搓搓手、跺跺脚。若条件允许,在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经络穴位的基本知识后,可以帮助老人做一些简单的经络穴位按摩,还可以引导老人学习一些自我按摩的简单方法,但要预先了解老人的身体是否有不适宜按摩的情况,比如是否有骨折、是否有肌体溃烂等。还要特别注意手法轻柔,用力适度。在此需要强调,爱与陪伴的心灵呵护服务,绝不是给老人做治疗,陪伴老人一起做简单的肢体活动,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让老人感受到爱与陪伴的温暖。
上述动态沟通的具体方法,还可以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比如音乐、倾听、抚触等。
爱与陪伴的老人心灵呵护服务,不是生理治疗,不是心理治疗,不是灵性治疗,不是给老人做逻辑分析,不是教育老人,不是替老人消灾免难。但是,通过动态沟通的适当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人实现身心的康复,从而唤醒老人内心潜藏的巨大力量,增强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勇气与智慧。对于有这方面需求的老人,我们可以通过舞蹈及手指操等动态沟通的方法与老人先建立连接,根本目的还在于让老人沉浸在舞蹈的韵律之中,内心放空,简化思维,通过舞蹈等动作让老人感受到美和爱,用这种方式与老人同频共振。老人在爱中完成自己对生命的超越。
1.营造活泼喜乐的氛围。大多数情况下,老人由于生命活力的衰减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疏离,日常生活日趋平静,波澜不兴。很多老人由于还不能适应这种生活的变化,还难以从沉沦外在世界的喧嚣转向追求内心世界的宁静,因此,老人往往爱热闹。那么,通过播放音乐,配合舞蹈等陪伴方式,可以唤醒老人日渐沉睡的热情,激发出昂扬的活力。
3.智力恢复训练。对于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等记忆力和脑力衰退的老人,通过陪伴其一起玩简单的智力小游戏,引导和协助老人用脑。
2.陪伴的心态很重要。爱与陪伴,就是要发挥老人的主体性,就是陪着老人一起玩,切忌以教育者心态自居。老人到了垂暮之年,往往又回到了生命的起点,宛如孩童般稚嫩可爱。比如堆积木、玩拼图,老人可能会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作为陪伴者,要坚持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就是爱与陪伴的心法,静静地陪伴着老人,用欣赏的心态和赞赏的语言来对待老人的一切。切忌越俎代庖,帮老人代办,亦忌心急气躁,监督催促。
3.契机而行,随缘而动。切忌刻意强求引导老人参与自己准备好的活动内容,而是要根据老人的实际状况和现场情境,灵活掌握。比如,老人对手指操不感兴趣,则不能强求,而是顺应老人的要求,做他能做的和喜欢做的事情。
4.张弛有度,以不影响他人为宜。由于老人的健康状况一般不太好,或者需要经常上厕所或者休息,因此,动态沟通的时间不宜过长。声音和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到其他老人的休息和正常生活。陪伴的义工切忌忘乎所以,尽情发挥,而应该时时保持觉知,并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