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域大世界
海域大世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86
  • 关注人气:1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你了解与亲人音乐沟通吗?人人都应学会的心灵呵护技法之六

(2018-12-28 20:18:19)
标签:

爱与陪伴

   老人心灵呵护的技法之六:音乐沟通
一、什么是音乐沟通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美感。在老人心灵呵护服务的技法当中,音乐沟通是大家都比较喜欢运用、也很受欢迎的方法。所谓音乐沟通,就是指运用音乐作为辅助手段,来达到陪伴老人、呵护心灵的效果。一般情况下,音乐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播放乐曲,可以是与老人一起欣赏音乐,让陪伴者与老人沉浸在音乐的美妙氛围里,感受每一个跳动的音符带领生命起舞;也可以是让音乐作为背景,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彼此的情绪得以平静,心境得以升华,再辅之以其他的陪伴方式。二是让老人和自己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中来,可以是大家一起歌唱,也可以是乐器演奏。 
音乐沟通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老人,除非老人完全失聪。只要老人不排斥,音乐很容易派上用场。当然,对于情绪处于烦躁不安和极度虚弱的老人,不宜运用一起演唱的方法,但是,播放轻柔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总是不错的选择。 
二、音乐沟通的功用 
音乐除了可以怡情悦性,还是一种配合治疗的辅助方法。音乐疗法是现在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疗愈手段。在爱与陪伴中,适当运用音乐作为沟通的工具,效果可以非常好。 
 一是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优美的音乐里,每一个音符都蕴藏着积极的能量,通过声波的振动直入人心,调伏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活力。故经常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如祥和注视、同频共振、抚触沟通、动态沟通等。比如,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祥和注视着老人,逐渐与老人达到同频共振。或者在优美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几乎所有的其他陪伴技术,都可辅之以背景音乐。 
二是调整老人和义工内心的频率和节奏。音乐具有静心功能,只要乐曲选择合适,在音乐的熏染下,人的内心很容易进入宁静祥和的状态,为爱与陪伴的展开和建立生命之间的连接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是让灵魂与音乐共舞。尤其是对于卧床不起、临终重症的老人,其物理的活动空间已是十分狭小,但是,生命对外部世界和真善美的感受却丝毫不受影响。音符的跳动就像水银泻地一般,无孔不入,无所不在,通过声音的波动进入人的心灵深处,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浑或细,或欢快愉悦,或忧伤沉静,或大气磅礴,或柔弱如丝,拨动着人的心弦,唤醒内心深处那份潜藏着的纯善净美的力量。于是,纠缠不清的心结可以打开,郁积多年的怨气可以释怀,如影随形的恐惧可以和解,灵魂可以得到轻安自在。 
四是让老人唱出来,可以帮助其宣泄情绪和内心郁积之气,还可以锻炼心肺活力,促进健康。一般来讲,不良的情绪也是一种负性能量的存在,如果不能从内心化解,就需要找到宣泄的出口。引吭高歌,恰恰可以成为疏导的出口,而不必再借助其他的手段如骂人或生闷气来解决。比如,在一次陪伴服务中,有一位卧床的老人,听说已经三年不曾说过一句话了,养老院和子女家人都以为他已经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这次陪伴中,三位义工伙伴都是唱歌的爱好者,于是在老人床边为他唱了一首又一首的经典老歌。老人突然被感染了,竟然张开嘴巴跟着大家唱起了《东方红》和《歌唱祖国》。其实,老人三年失语,并不是器质性的功能丧失,而是内心的那份执着和抱怨没有放下。可能是对住养老院存在排斥,也可能是对护工的照顾存在不满意,还可能是对子女的孝顺存在埋怨,或者兼而有之。总之,在歌曲声中,老人把这一切都放下了,自己找到了自己内心中的那份力量,与自己和解。 
五是让老人重温经典,唤醒曾经的激情岁月。每一代人都有其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记忆。革命年代的老人,可能对《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有特殊的感情;歌颂领袖和讴歌劳动的歌曲如《东方红》、《团结就是力量》等可能给绝大多数老人都留下了深刻的青春记忆;而《甜蜜蜜》、《何日君再来》、《乡恋》等经典流行歌曲也可能在老人的记忆深处留下过温馨的浪漫回忆。 
三、音乐和歌曲的选择和准备 
1.在乐曲的选择上,也并无定法可循。其实,任何美好的音乐都是可以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取舍。不过,一般情况下,经典的音乐作品有利于快速契入人心。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耳熟能详,很容易唤醒心灵深处最温暖的记忆。另一方面,经典音乐作品可能蕴藏着极大的神秘能量,起到难以言说的陪伴效果。因此,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和经典的欧洲古典音乐是比较常见的选择。 
2.在音乐的选择上,还可以投老人所好。比如,通过询问老人的喜好来选取音乐,或者通过了解老人的人生背景和职业经历来推断老人的音乐偏好。比如,有过军旅生涯的老人可能对于军队歌曲情有独钟,做过警察的老人可能钟情于歌颂警察的老歌《少年壮志不言愁》,工人出身的老人可能偏好《咱们工人有力量》,而退休的英语教师可能随口就能唱几句英文歌。有些老人可能是京剧票友,或者昆曲戏迷,一旦碰到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同道中人,则异常高兴,甚是投机。 
3.宗教音乐若运用得当,甚至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佛教音乐、梵呗唱诵和教堂诗班的圣歌等宗教乐曲,往往能产生一种通达灵魂的独特效果。在运用宗教音乐之前,可以尝试询问老人对宗教音乐的喜好情况,或者通过观察老人房间的饰品、摆件等来判断老人的宗教信仰情况。比如,当看到老人的床头贴有佛菩萨的画像或者桌子上摆放有佛法书籍、念珠等具有佛教特质的用品,或者看到老人床头放有圣经,则可以初步判断出老人的宗教偏好来,不妨先与其聊起相关的话题,再尝试播放或者唱诵宗教乐曲。有时候,《心经》或者《大悲咒》的唱诵,空灵优美,大多数人都能接受。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要贸然运用宗教音乐为宜,以免引起老人的误解和反感。 
4.陪伴前可以适当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可以学会几首老人们一般都比较熟悉的经典老歌,或者随身携带歌本,以备随时使用。随身携带小型的音乐播放设备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音乐沟通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不论是播放音乐,还是高歌一曲,都要注意音量适度,以尽量不影响其他人为宜。若老人有同居室友,最好能预先征求其他老人的同意。或者在征得老人允许的情况下,关好门窗,防止影响到隔壁邻居的休息。 
2.与老人一起演唱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老人过度兴奋和激动。一般情况下,陪伴的时间以不超过一个小时为宜。因为老人由于生理原因,可能需要经常上厕所,或者容易疲倦,不时需要小憩休息。也可能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不宜过度兴奋和劳累,有必要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危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