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道学 |
⭐从深夜让铺的故事说起⭐
一个初春的夜晚,人们已经熟睡。一对年迈的夫妻走进这家旅馆,可是旅馆已经客满。
前台侍者不忍让这对老人深夜了再去找旅馆,就将他们引到一个房间,真诚地说道:“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们不用再奔波了。”
老人看到整洁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要结账时,侍者却说:“不用了,因为你们住的是我的房间。祝你们旅途愉快!”
原来,他自己在前台度过了这个春寒的通宵。
老人的眼眶潮湿了,深情地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
侍者笑了笑,送老人出门,转身又忙事情去了,就像什么都没发生。
接下来的某一天,他收到一封信,里面还装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他按信中所示来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楼前。
原来,他在那个深夜接待的是一位亿万富翁和他的夫人。富翁为这个年轻人买下了一座大酒店,他对年轻人投去信任的目光,说:深信你一定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
这就是著名的希尔顿饭店及其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所谓高手,
就是他还没有明确
人生的宏伟目标时,
也会不计私利的去用心
做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
伟大就是不断先从
帮助别人的小事开始的。
一个人帮助别人的
能力有多大,
他一生的成就
就会有多大。
无私反而成私!
你相信吗?
⭐“无私成私”是大智慧⭐
“无私成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七章。
让我们对照原文与语译(括号中的文字)读读这一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
以其不自生,
(就是因为它们所做的
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生存,)
故能长生。
(所以反而能长久生存。)
是以圣人:
(因此,圣人处处总是:)
退其身,
(利益面前退后
一步不争先,)
而身先;
(于是赢得大家敬重,
结果反而获更多先机;)
外其身,
(危难时刻把
自己置之度外,)
而身存。
(于是大家奋力相助,
结果反而保全了自己。)
以其无私,
(正是由于他的
不计较.私利,)
故能成其私。
(结果反而能成就
他的利益与抱负。)
在这里,老子以天道“不自生故能长生”为喻,说明圣人处世行事的一般原则与基本态度,那就是“退身”、“外身”、“无私”。这里,老子给我们揭示了处世的真艺术和人生大智慧。
说明一下,
最末一个私,指个人的理想、抱负、价值,虽然也属“私”,但与忽视他人甚至损人的私欲、私利有本质不同。
老子与我们现代人一样积极追求,最终要达到“身存”、“身先”、“居上”、“无不胜”、“成其私”。
老子的大智慧与众不同,为了实现个人的目标,他采取的方法是从阴柔入手,比如“不自生”、“退其身”、“外其身”、“不争”、“无私”等。
这种智慧可以用于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现在有的企业家不把钱视为己有,不把钱只留给后代,而是把钱分给员工、他人、社会,结果,给予人多己愈有,个人受到社会赞誉,企业更加兴旺发达,子女个个也有出息,日子过得快乐幸福,活出了人生价值。这难道不是无私成私吗?
对此,网友百姓福音说得好:
"无私成私"这一句,道理很深刻,人人应领会。人越是为自己着想,反而越贫困艰难;越是为别人着想,反而更富有。为自己着想,主路窄;为别人着想,主路宽。这是一切成功的智慧源泉。
【此文关于《道德经》的内容,转自海域:《一起来读〈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