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76岁开始画画作品享誉世界

标签:
摩西奶奶原始派画家 |
分类: 边走边谈 |
⭐从普通农妇到享誉世界的画家⭐
图/摩西奶奶画像
☀摩西奶奶(1860—1961)是美国一位闻名全球的风俗画画家,本名安娜·玛丽·罗伯森·摩西。摩西奶奶常被当作自学成才、大器晚成的代表。
她生于纽约州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农场,此后毕生在农场度过。像她母亲一样,摩西太太生了10个孩子。她的双手被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等琐事所占有。直到76岁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开始拿起画笔绘画。她最早是林木是柯里夫和艾夫斯图片和明信片。不久她根据对农场的早期生活回忆而创作,主要描绘是童年时的乡村景色,喜作全景风景风俗画。摩西的风景画能敏锐捕捉到季节、天气和时间的细微差别。她的作品并不仅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和对过往的伤感怀旧,她描绘的是永恒的东西。她擅于用明快的色彩画出一些欢乐的场面,比如:农夫抱柴生火,铁匠钉马掌和小孩子们肚子贴地滑下雪坡等。
当初,摩西的画作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只是在当地展览并当作小礼物赠送给周围的朋友、邻居。直到有一天,陈列在杂货店橱窗的一件摩西画作引起了一位收藏家的兴趣,也正是这位收藏家慧眼识珠,使摩西奶奶走向了艺术舞台的中心。
1940年,纽约一位画商为她举办的个人画展“一个乡村农妇的画”引起了轰动,这一年,摩西奶奶已80高龄。摩西奶奶的画抚慰人心,摩西奶奶的故事更是激励了无数人。此后摩西奶奶成为美国最知名的“奶奶”。她的质朴、诚实,她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无疑是解除冷战时代人们焦虑症的受人欢迎的一管清新剂。
1961年,摩西奶奶在纽约逝世,终年101岁。虽然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对美的热爱使她爆发了惊人的创作力,在二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她共创作了1600幅作品。其中,颇受欢迎的作品有《捉感恩节火鸡》和《戚树园里的熬糖会》等,2014年11月摩西奶奶图书《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2015年3月,一部名为《人生随时可以重来》的再次在国内出版,也是首部最全面、最准确介绍摩西奶奶一生的书籍。
图/《气球》,1957年,《气球》是摩西奶奶97岁时的作品,也是她少有的夏季作品之一,夏季所有绘画都暂时停歇了,因为夏季是农民们最有指望的农忙季节。
图/《大家缝活动》,1950年,这幅画是摩西奶奶90岁时的作品。“大家缝活动”是摩西奶奶的家乡比较流行的社交活动,它给人们提供了社交的机会,同时也有实用意义。
图/《彩虹》,1961年,这幅画是摩西奶奶101岁时的作品,也是她的最后一幅画作。作为摩西世界观的浓缩,使用自由的绘画手法和色彩,表现了她的“老年生活方式”。人物形象和周围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美丽的彩虹像一把糖果色条纹的镰刀,轻快的运草马车等好似明亮、平静和充满希望的象征。
图/《等待圣诞老人》,1960年,这幅画是摩西奶奶100岁时的作品。1960年,摩西奶奶应兰登书屋老板贝内特·瑟夫的请求,把克莱门特·克拉克·穆尔的经典儿童诗《圣诞前夜》画成画,成为当时那代孩子们课本上的经典图案。
图/《壁炉遮板》,1918年,这是摩西奶奶的第一幅作品,这时她已经58岁了。
图/《去滑雪橇》,1960年,这幅画是摩西奶奶100岁时的作品。漫天雪花欢快地飞舞着,万物都着上了银装,人们兴高采烈地去户外滑雪橇。
☀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华盛顿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曾举行过一场名为“摩西奶奶在20世纪”的画展。该展览除展出摩西奶奶的作品外,还陈列了一些来自其他国家有关摩西奶奶的私人收藏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明信片,它是摩西奶奶1960年寄出的,收件人是一位名叫春水上行的日本人。
*有益的启示*
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方面具有自己的才能生长点,蒲松龄屡试不第,写作《聊斋志异》却身手不凡;柯南道尔行医无所作为,创作《福尔摩斯》却让世界上最高级的侦探叹为观止;陈景润笨嘴拙舌,却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问题是一个人找准自己的才能生长点决非易事。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至暮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75岁以后开始作画,80岁举行首次女画家个人画展。美国学者称这种现象为“摩西奶奶效应”。他们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去唤醒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转化或自行泯灭。摩西奶奶的经历让人们意识到,梦想永远在你的心头发亮,只要你敢于正视、追寻它。
人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没有谁明确规定。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
☀摩西太太一百岁感言:写给孩子们☀
今年,我一百岁了,趋近于人生尽头。回顾我的一生,在八十岁前,我一直默默无闻,过着平静的生活。八十岁后,未能预知的因缘际会,将我的绘画事业推向了巅峰,随之带来的效应,便是我成了所有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大器晚成的画家。
我的老伴已离世多年,孩子们也依次被我送走,我的同龄人也一个个离开了我。我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越来越喜欢与年轻的曾孙辈们一起玩。他们累了、倦了,便喜欢围坐在我身旁,不嫌曾祖母絮叨,听我说些老掉牙的人生感悟。
有人问,你为什么在年老时选择了绘画,是认为自己在画画方面有成功的可能吗?我的生活圈从未离开过农场,我曾是个从未见过大世面的贫穷农夫的女儿、农场工人的妻子。在绘画前,我以刺绣为主业,后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拿起画笔开始绘画。假如我不绘画的话,兴许我会养鸡。绘画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充实。不是我选择了绘画,而是绘画选择了我。
有年轻人来信,说自己迷茫困惑,犹豫要不要放弃稳定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运的。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人,才会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时,投入时的愉悦、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获与褒奖。今年我一百岁了,往回看,我的一生好像是一天,但在这一天里我是尽力开心、满足的。我不知道怎样的生活更美好,我能做的只是尽力接纳生活赋予我的,让每一个当下完好无损。
七岁的曾孙女抬头问:“我可以像曾祖母一样开始绘画吗?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我将她拥入怀里,摩挲着她的头发,紧握着她的小手,注视着她,认真回答:“任何人都可以作画,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作画。”不喜欢绘画的人,也可以选择写作、歌唱或是舞蹈等,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寻找到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愿意终生喜爱并坚持的事业。
人之一生,行之匆匆,回望过去,日子过得比想象的还要快。年轻时,爱畅想未来,到遥远的地方寻找未来,以为凭借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到几年光景,年龄的紧迫感与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我们无一幸免地被卷入残酷的生活洪流,接受风吹雨打。
我的孩子们,投身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时的专注与成就感,足以润色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碎生活带来的厌倦与枯燥,足以让你在家庭生活中不过分依赖,保留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寻觅到一个懂你、爱你的伴侣,两个人组成的小小世界,足以抵挡世间所有的坚硬,即使在面对生活的磨砺与残酷时,也不觉得孤苦,不会崩溃。孕育小生命的过程,会感觉到生命的奇迹,会获得从未有过的力量。当一双小手紧抓着你时,完全地被依赖与信任会让你感受到自我的强大,实现自我蜕变式的成长。
人生并不容易,当年华已逝、色衰体弱,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回顾一生时,会因自己真切地活过而感到坦然,淡定从容地过好余生,直至面对死亡。
(摘自新星出版社摩西太太著《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