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起来读《道德经》(第17、18、19、20章)

(2015-08-22 16:55:43)
标签:

道德经

老子的智慧

分类: 道学

一起来读《道德经》(第17章)


第十七章 我自然

【原文与语译对照阅读】

太上       最高明的君主, )             

下知有之; 基层百姓只知道有他存在 

其次        (其次的君主)

亲而誉之; (百姓忙碌着美誉他亲近他)

其次,  (再次的君主)

畏之;百姓都十分害怕他 

其次,  (更次一等的君主)

侮之。 百姓都轻蔑他嘲笑他。) 

信不足焉,君主的诚信不足,)           

有不信焉。百姓就不会相信他。            

 

犹兮其贵言。最高明的君主悠闲自在,从不轻易发号司令)

功成事遂,无为治理天下,大功告成了事情都办妥了,) 

百姓皆谓: 百姓还感觉不到统治权力的存在,都说:)

我自然。 这一切本来就是这样的。)

【阅读提示】

      本章阐明老子的政治观 老子认为最好的政治、高明的君主、理想的社会是自然无为,让百姓感觉不到统治权力的存在。这种无权力的权力,无治理的治理,虽然有些理想化,但让百姓和统治者都顺任自然无疑是需要的。

注释

太:最好,至上。

信:诚信;信任。 

贵言:语言珍贵,故少说话。 

自然:即自成,自可如此,本来的样子 

 

一起来读《道德经》(第18章)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原文与语译对照阅读理解】

大道废,                    (大道被废弃了,) 

有仁义;                    (仁义才显得重要 

六亲不和,                (家庭不和睦了,)  

有孝慈;                     (孝慈才显得重要 

国家昏乱,                 (国家政政治昏乱了,) 

有忠臣。                     (忠臣才显得重要。) 

 

【阅读提示】

      本章表达老子的社会观。在老子看来,一个社会着力倡导什么,就表明缺失什么,比如倡导仁义,就表明缺失仁义;与其如此费力地正面提倡实则是纠偏、匡正,不如正本清源,反璞归真,回归到自然无为的纯朴。

【学习老子的智慧】

      透过社会着力正面提倡的东西,老子却反过来看,于是发现了问题之所在。发现问题不是目的,指责和发怨气都不可取,老百姓要做的就是如何从自己做起,反璞归真,成为真我,比如,你提倡孝慈,我按人的本真自自然然做好就行了,这会消除不自然所带来的种种不自由,那该多么快乐。这正如让鱼在缺水的情况下,教育鱼儿如何“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让鱼儿“相忘于江河”。总之,从根本上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智慧的。

【注释】

·大道;自然无为之道。

 

 

 

一起来读《道德经》(第19章)

                           

★此成语(名言、俗语)出在哪里?是什么意思?★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先读读现代语译】

 断绝抛弃装腔作势的智辩, 

 民众自然会得到百倍实惠 

 断绝抛弃花言巧语的假话, 

 民众自然能恢复孝慈天性

 断绝抛弃坑蒙拐骗的巧利, 

 盗贼自然就不会再现了。 

 上面三条只作为原则谈谈,

 实现天下和谐是很不够的。

 所以还要让民众都有精神归属:

 外表呈现纯真,内心保持质朴,

 减少私心私欲,自然和谐无忧。 

 

【诵读原文】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               

 

【原文与语译对照阅读理解】

绝智弃辩,                  (断绝抛弃装腔作势的智辩,) 

民利百倍;                  (民众自然会得到百倍实惠 

绝伪弃诈,                   (断绝抛弃花言巧语的假话,) 

民复孝慈;                  (民众自然能恢复孝慈天性 

绝巧弃利,                    (断绝抛弃坑蒙拐骗的巧利,) 

盗贼无有。                    (盗贼自然就不会再现了。) 

此三者以为文,           (上面三条只作为原则谈谈,)

不足                           (实现天下和谐是很不够的。)

故令有所属:               (所以还要让民众都有精神归属:)

(xiàn)素抱朴,     (外表呈现纯真,内心保持质朴,)

少私寡欲。                   (减少私心私欲,自然和谐无忧。) 

 

【阅读提示】

 老子提出见素抱朴的主张,他认为上层统治者能在素朴、少私寡欲的政风下,进一步弃绝智辩、伪诈、巧利,民众就可以稳定安宁,又有精神归属感,可以享受孝慈幸福生活。

【学习老子的智慧】

 

【注释】

·文,字,引申为理论、原则。

·令:指导民众。

·属,遵循、归属、适从。

·见:通现,指外表。

·素:没染色的丝,此处指朴实单纯。

·抱:抱持,指内心。

·朴:没有雕琢的木头,此处指淳朴,朴素 

 

 

 

一起来读《道德经》(第20章)

                           

★此成语(名言、俗语)出在哪里?是什么意思?★

                                  ○  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章 我欲独异于人

 

先读读现代语译】

弃绝僵化陈腐的学问和观念就没有忧患。     

应诺和呵斥,     

究竟相差有多少? 

美好与丑恶,

究竟区别在那里? 

很多人对这些问题不独立思考

而是人云亦云。比如,

众人所畏惧的,

我也不能不有所畏惧,

类似现象随处可见。 

 

其实,这种风气自古以来早就存在啊,          

 似乎没有尽头!            

 

 众人都熙熙攘攘喜气洋洋,  

 像赴盛宴醉享美味,

 像登高台欣赏春色。

 

 唯独我却淡泊宁静,

  对美味美景无动于衷, 

  像还不知喜笑的婴儿;    

  我这般的疲劳困顿啊,

  就像无家可归的样子。   

 

  众人都丰足有余, 

  唯独我若有所失。 

 

我真是愚蠢之徒的心肠啊! 

混混沌沌,无知无识!

 

看起来众人什么都明白,

唯有我却什么都不懂得。 

 

看起来他人什么都清醒,

唯有我却什么都很糊涂。 

 

我的心胸却宽阔恬淡,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 

我的行为却飘逸洒脱,就像不停疾吹的长风。

 

众人都各有作为有成就,   

唯独我显得愚顽而蠢笨。 

 

其实我心所想就是要与众不同,  

非常看重追根求源和遵道而行。

 

【诵读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lei)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tun)沌兮!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dan)兮其若海(liu)兮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si嗣)母。

 

【原文与语译对照阅读理解】

绝学无忧。      (弃绝僵化陈腐的学问和观念就没有忧患。)     

唯之与阿ē     (应诺和呵斥,)     

相去几何?      (究竟相差有多少?) 

美之与恶,      (美好与丑恶,)

相去若何?      (究竟区别在那里?) 

人之所畏,      (〈很多人对这些问题不独立思考而是人云亦云。

比如,〉众人所畏惧的,) 

不可不畏。       (我也不能不有所畏惧,〈类似现象随处可见。〉) 

 

荒兮,              (其实,这种风气自古以来早就存在啊,)          

其未央哉!       (似乎没有尽头!)            

 

众人熙熙,        (众人都熙熙攘攘喜气洋洋,)  

如享太牢,        (像赴盛宴醉享美味,)

如春登台。        (像登高台欣赏春色。) 

 

我独泊兮         (唯独我却淡泊宁静,)

其未兆,           (对美味美景无动于衷,) 

如婴儿之未孩;     (像还不知喜笑的婴儿;)    

 

儽儽(lei)兮,      (我这般的疲劳困顿啊,)

若无所归。          (就像无家可归的样子。)   

 

众人皆有余,           (众人都丰足有余,) 

而我独若遗。           (唯独我若有所失。) 

我愚人之心也哉!   (我真是愚蠢之徒的心肠啊!) 

(tun)沌兮!         (混混沌沌,无知无识!)

 

众人昭昭,              (看起来众人什么都明白,)

我独昏昏。              (唯有我却什么都不懂得。) 

 

俗人察察,             (看起来他人什么都清醒,)

我独闷闷。             (唯有我却什么都很糊涂。) 

 

(dan)兮其若海    (我的心胸却宽阔恬淡,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 

(liu)兮若无所止。 (我的行为却飘逸洒脱,就像不停疾吹的长风。)

 

众人皆有以,               (众人都各有作为有成就,)   

而我独顽且鄙。           (唯独我显得愚顽而蠢笨。) 

 

我欲独异于人,           (其实我心所想就是要与众不同,)  

而贵食si嗣)母。       (非常看重追根求源和遵道而行。)

 

【阅读提示】

【学习老子的智慧】

【注释】

·唯:应诺声。

·阿:呵斥声。

·未央:无际。

·太牢:饲养牲畜的地方,指丰盛筵席。  

·未兆:无动于衷,指未开始有情感。 

·孩:即“咳”,婴儿可爱的笑容。  

·儽:同,疲沓。 

·以:作为。 

·食:养也。

·母:意为根本。  

                                                    【语译与编排:海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