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编:九招归一养生康复第四招--多样适度的勤动是一剂药方
(2009-06-16 15:50:13)
标签:
健身保健一剂药方运动疗法有氧运动 |
分类: 养生康复 |
多样适度的勤动是一剂药方
一,合适的运动是一剂药方
运动的时候,呼吸加快,毛孔扩大,汗液等废物排出。运动排汗,这就是运动健身的真谛所在。随着汗的排出,身体的废物得到清理。毒素一除,身体的细胞就会增加活力。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补充均衡的营养,一方面是排除身体的毒素。排除体内的废物比营养补充显得更为重要,应该优先考虑。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运动可增强呼吸系统的通气量、摄氧能力,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3、对运动系统的作用。运动可增强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肌肉协调性,保持及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促进骨髂的生长,刺激运动系统感受器,保存运动的条件反射,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运动能提升消化系统的机能,比如能促进胆汁合成和排出,增加胃肠蠕动。这样就能增进食欲,加强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运动能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能力变得敏感,能改善大脑皮质对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调节能力。
6、对减肥的作用。进行运动时间长、运动强度中等的运动,能使体内的脂肪分解,有效地减少脂肪组织的堆积,达到预防疾病和健美的目的。
最好的运动是全身性的运动,因为运动首先受益的是心脏和肺脏,心脏是供血的,肺脏是供养的,血液和氧气随时濡养全身。散步、快走、慢跑是最大众化的运动方式,人人适合,而且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强度都可以由自己灵活的控制。在步行中我们可以增加各种花样,比如摆臂散步法、摩腹散步法、足跟行走法、踮脚行走法、踢腿肚子行走法、叩击足内踝散步法、倒走散步法等等,这些方法既有全身性的运动,又具有某些局部的保健作用,值得尝试和推广。
人的身体经常发展不平衡,有的人臀部和腹部比较肥大,这是因为这些部位堆积了过多的垃圾所致。比如骨盆摇摆法就能很好的达到减肥的效果。锻炼腹部的运动方法:躺在床尾,臀部以下留在床外,然后膝盖弯起使大腿在腹部上方。双手伸直于身体两侧,手掌朝下放在臀部的下方。接下来腹部要用力,以慢慢数到十的速度,把腿往前伸直。使身体成一直线,然后再以数到五的速度将膝盖弯曲,大腿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个运动能够把多余的腹部脂肪消除,紧缩腹部肌肉。尤其对下腹部特别肥厚的人特别有效。
前言
卷首 日常运动与疾病防治
一、行跑运动疗法
二、器具运动疗法
三、反常运动疗法
四、按摩式运动疗法
五、手部运动疗法
六、注意事项
第一篇 常见慢性疾病的运动防治
第一章 颈椎病的运动防治
第二章 肩周炎的运动防治
第三章 腰椎问盘突出症的运动防治
第四章 腰背肌肉劳损的运动防治
第五章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防治
第六章 高脂血症的运动防治
第七章 高血压病的运动防治
第八章 冠心病的运动防治
第九章 中风偏瘫的运动防治
第十章 糖尿病的运动防治
第十一章 脂肪肝的运动防治
第十二章 慢性肝炎的运动防治
第十三章 慢性肾炎的运动防治
第十四章 慢性肠胃病的运动防治
第十五章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运动防治
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运动疗法
二、支气管哮喘的运动疗法
三、支气管扩张症的运动疗法
四、肺结核的运动疗法
第二篇 其他常见病的运动防治
第一章 肥胖的运动防治
第二章 失眠、神经衰弱的运动防治
第三章 病毒性心肌炎的运动防治
第四章 颈肌筋膜炎的运动防治
第五章 骨关节炎的运动防治
第六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运动防治
第七章 强直性脊柱炎的运动防治
第八章 脊柱畸形的运动防治
一、脊柱侧弯运动治疗图解
二、脊柱后凸运动治疗图解
三、脊柱前凸运动治疗图解
第九章 网球肘的运动防治
第十章 周围神经损伤
一、桡神经损伤治疗图解
二、腓总神经损伤治疗图解
第十一章 下肢静脉曲张的运动防治
第十二章 内脏下垂的运动防治
第十三章 痔疮、便秘的运动防治
第十四章 前列腺疾病的运动防治
第十五章 性功能障碍的运动防治
第三篇 女性常见疾病的运动防治
第一章 月经不调的运动防治
第二章 痛经的运动防治
第三章 乳腺增生的运动防治
第四章 盆腔炎的运动防治
第五章 围产期保健
第六章 子宫脱垂的运动防治
第七章 更年期综合征的运动防治
第八章 女性其他常见病症的运动按摩防治
1.乳腺炎(357);2.妊娠呕吐(357);3.闭经(358);4.白带
(359);5.尿不禁(359)
第四篇 其他常见病症的自我按摩治疗
1.头痛(361);2.偏头痛(362);3.牙痛(362);4.三叉神经痛(363);5.坐骨神经痛(364);6.肋间神经痛(365);7.慢性喉炎(365);8.感冒(366);9.咳嗽(367);10.脸部痉挛、疼痛(367);11.面瘫(368);12.腹痛(369);13.腹泻(370);14.胃痛(371);15.慢性胃炎(371);16.消化道溃疡(372);17.慢性阑尾炎(373);18.慢性胆囊炎(374);19.腹部手术后肠粘连(374);20.肾绞痛(375);21.胆石病(375);22.腰背疼痛(376);23.风湿腰痛(377);24.风湿性关节炎(377);25.腰腿痛(379);26.足跟痛(380);27.流鼻血(380);28.鼻窦炎(381);29.慢性鼻炎(381);30.眩晕(381);31.眼疲劳综合症(382);32.飞蚊症(383);33.老视(383);34.耳鸣(384);35.恶心、呕吐(385);36.美尼尔氏综合征(385);37.心悸(386):38.胸闷(387);39.头屑过多(387);40.手脚发冷(388);41.呃逆(388);42.瘙痒(389);43.湿疹(389);44.颞颌关节脱位(389);45.落枕(390);46.手腕筋肉疼痛(391);47.腱鞘炎(392);48.狭窄性腱鞘炎(393);49.桡侧腕伸肌肌腱周围炎(394);50.腕关节损伤(395);51.手指关节损伤(395);52.岔气(396);53.闪腰(397);54.胸腰椎骨折(398);55.。急性骶髂关节扭伤(40
0);56.膝关节韧带损伤(401);57.踝关节扭伤(403);58.踝关节骨折(404);59.梨状肌综合症(405);60.膑骨软骨病(407);61.尿潴留(408);
附录
一、八段锦
二、养生益寿法
三、简易太极剑
四、人体常用俞穴按摩与主治表
五、人体常用穴位
1.头面部及颈项部常用穴位图
2.胸腹部常用穴位图
3.腰背部常用穴位图
4.四肢部位常用穴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