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传统民俗——贺郎歌(上)


标签:
婚庆祝福贺郞歌即兴而唱出口成章 |
分类: 大千世界 |
前言:我在大圩初中读书时,从海洋山区来的同学说他家的村子离兴安县的高尚乡很近,村里有人家建新房时,上梁那天主人会把一箩筐糯米糍粑扛到梁上,一边唱着高尚的上梁歌,一边向周围的乡亲抛糍粑。说着他唱了起来:“手拿粑粑软和和,得到的人乐呵呵。老人拿去喂孙子,后生拿去哄老婆。”我觉得很有趣。他还说一旦有人讨媳妇娘(即办喜事),则唱贺郎歌至深夜。我更是好奇。后来因工作多次到兴安农村,问及贺郎歌和上梁歌,人说如今哪还有人唱,那是以往的事了。我想今生恐已无法听到。前年高中时的同学聚会,灵川县九屋的一位同学居然给唱了贺郎歌以助兴,我惊奇不已。可他说是小时候父亲教唱的,现在没人唱喽。回到家中打开电脑在百度搜寻“贺郎歌”,出现了一条报道,原来是兴安县两位乡干部联姻,酒宴后有人唱了几首贺郎歌,见其文字,头两句像民谣,但后两句总觉得有经修改加入了口号之嫌。心想我是无缘听到原汁原味的贺郎歌和上梁歌了。孰料今日却遂了心愿……
中午丰盛的婚宴之后,小蒋的父母挽留我们住一宿,于是下午又饱览了村子四周的旖旎景色。回到堂屋,见小叔率几人在布置晚餐的席位,他说大厨等众人辛苦了两天,该坐下来慢慢喝酒啦。只见堂伯急匆匆地过来与小叔耳语了一会,于是小叔喜形于色叫大家把原来围成四桌的凳子移开,加数条长凳摆成满满的四条,并加了火炉分作两排,同时多加碗筷,形成两大圈。众人疑惑问为何如此,小叔笑道:“会有好戏喽,你们等着看吧!”我和夫人不解其意。少顷,小叔叫我们一同进入紧挨堂屋的小房,说这里喝酒清静些,想看堂屋的热闹再走过去便是。
乡亲们陆续就坐后,一锅一锅的菜肴上席了,我们在房里同小叔等也举起碗里的酒开怀畅饮。
忽然间,从堂屋传来了爽朗的歌声:
又唱:“亲朋好友坐满堂。”伴唱:“罗雷罗雷。”
再唱:“大家齐心来恭贺,”伴唱:“咦磊罗磊”。
又唱:“恭贺新郎成了双。”伴唱声更响了:“罗雷罗雷,罗磊罗磊,罗磊今晚贺新郎,罗雷罗雷。”
哇!这就是渴望已久的贺郞歌吗?我们急问小叔。小叔说:“是的。好多年没唱了,刚才听堂伯说今晚要唱,我也大吃一惊,家里的人之前都不知道哩。好听吧?”我们连说:“好听好听,热闹极了。”这下哪还顾得喝酒吃菜,赶快操起相机和便携式摄像机,到堂屋去猛拍猛摄。
贺郞歌一首接着一首,堂屋里的人慢慢地吃,放声地唱,与其说是在喝酒,不如说是在唱歌。小房里的人都出来听和观看,村里许多人晚饭后闻声都扶老携幼聚了过来。新郎新娘端坐在香火台前的凳上,一直慜笑,他们的两旁各坐着一个标致的小男孩。堂伯说这叫“夹婿郎”,是必不可少的哦。小蒋的的父母忙着招呼前来的乡亲吃瓜子、花生和糖,脸上乐得像开了花。整个堂屋好一派欢乐、喜庆、祝福的景象。
天已黑了,我说:“没想到要留一宿,所以未带上摄像灯。”小叔说:“早知道要唱贺郎歌、有这么热闹,拉线挂两盏碘钨灯就好了。哎,来不及啦。”
http://s3/bmiddle/5f7d6ca4hb162462a4d32&690
http://s10/bmiddle/5f7d6ca4hb15e43660539&690
请看本集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