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黄帝内经开讲之四 温病
(2013-12-25 19:41:49)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者如玉女煎,轻者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在温病过程中,【斑】已经出、病人体温不降,仍然高热不退。【斑】、在温病中成片,但不高出皮肤,甚者稍微高出皮肤;颜色或鲜红、或紫红、或紫暗。【斑】属阳明胃,而【疹】高出皮肤、以点片状、触之碍手为其特征,【疹】属太阴肺,后面详解。斑出热不解,是阳明胃阴亡失,所以热不解。
【主以甘寒,重者如玉女煎】、这时治疗之原则和重点是【甘寒养阴】;药用生地、麦冬、芦根、玉竹、金钗石斛、白芍、生甘草之类,令【甘守津还】【寒】可清余热。温病治疗中【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份生机】。再重的病人,即伤阴更重之病人;用张景岳【玉女煎】治疗。
【轻者如梨皮、蔗奖之类】、轻的病情用梨皮、甘蔗浆即可。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温病病人大多肾水先亏,【斑出热不解】是热在中焦阳明胃,还没有侵及下焦,先不要慌张无措。
【必验之于舌】、病人肾水情况如何,邪侵没侵入下焦;必然在舌质上显现出来,舌质反应正气状况,【舌苔】反映邪之轻重。
【如甘寒中加入咸寒】、在上面甘寒之药中加入咸寒之药,【咸寒】入肾坚阴 。
【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务必【治未病】,先安没受邪的脏腑,防止病邪内陷;【治未病】就是治本,治疗不遗留后遗症。【待续】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