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转载:聆听:  张德芬--黄庭禅坐mp3

(2012-11-04 11:28:59)
标签:

转载

黄庭禅坐(张德芬30分钟版本) 1. 现代禅修绝学----「黄庭禅」!
  现代化的影音,动静态的活动体验---让深涩的禅学化为现代人切身的体验、解脱当下的烦恼罣碍、直通历代圣贤修性了命的性理心法。

禅修的方式虽有很多,但仔细体会其功效却大多短暂。而内观情绪的感应中枢…「黄庭」一窍内本自清静的真相,实乃历代先贤用以解脱烦恼罣碍最为直接而根本的办法。这一方寸内的精气微微一动,人们便感觉情绪有很大的变动,也就是说人们误以这一方寸内的小小起伏为所有烦恼罣碍的源头!但这个事实自古以来却鲜少有人能直探其真相!

这古老而神秘的的一窍,在「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先生,将古圣先贤内观黄庭真相而得证解脱自在的心法,化为具体可行的禅修步骤后,这悠关性命根蒂的绝学,将重新成为人人都可以接触与深入的学问。

张先生长年于新店「中岭山禅院」闭关禅修,为了推广黄庭禅这门绝学,成立「社团法人 台北县达观静禅协会」进行推广工作,利用周休二日的时机开班与众生结缘。课程以现代化的影音为辅,并由各种动静态的活动体验,让深涩的禅学化为切身的体验。其内容不仅帮助我们解脱当下的烦恼罣碍,更直通历代圣贤修性了命的性理心法,解开无尽的性理之迷。

 
 
2. 禅修返本原义
  若没有照见自性本来清静的真知真见,纵然日日焚香操琴,亦无禅境解脱可言。所以『禅修』是内求之事,这并非外在事貌功业可以取代的

『禅』与『烦恼』是相反意思,禅这个字是「无障碍」、及「自在解脱」的意味。然而这解脱要从哪儿开始,才能建立起坚强基础呢?

达摩祖师论辑:「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简单的说,禅境解脱乃是从照见『自性的本来清静』中建立起来的。若没有照见自性本来清静的真知真见,纵然日日焚香操琴,亦无禅境解脱可言。所以『禅修』是内求之事,这并非外在事貌功业可以取代的。

一切的功业德貌虽好,但终是在外,非本性所固有;一切敲打念唱虽好,但亦是在外,非本性所固有。修行不从本性上来努力,终究是毫无益处的。因此只有致力于照见自我心性的本来清静,方得悟入究竟的解脱之门。

而是否能照见清静本性取决于明心,明心又取决于能否照见所有烦恼真相,烦恼真相又取决于对黄庭一窍中的真知。教导众生照破黄庭一窍中的烦恼真相,恢复自性中本来的清静,这是历代圣贤解脱烦恼尘劳的唯一正路,也是「黄庭禅」这个绝学之所以存在的价值。

 
 
3. 任其自动,照见烦恼本质
  人们总以为烦恼的根源在外,但外物不一定能烦恼人,它必须转变为身中的感受才能烦恼人!身中感受不一定烦恼人,它必须转变为黄庭方寸内的起伏才能烦恼人!

人们的聪明可以观察到远在天边的细小变化,但却不能了解自身内的烦恼真相!我们总以为烦恼的根源在外,但外物不一定能烦恼人,它必须转变为身中的感受才能烦恼人!身中感受不一定烦恼人,它必须转变为黄庭方寸内的起伏才能烦恼人!胸口感受一有起伏,人们便觉得烦恼不能自已。

黄庭气血的晃动就像水一样,它本可毫无意义的自由存在人们的胸中,但人们的习性随即攀附在这气血微微晃动的一刹那。这一瞬间我们立即感到难过、感到哀伤、感到孤独、不悦等情绪!那一刹那我们便不由自主的想尽办法要逃避、要抵抗、要把这丁点微微起伏的感受消灭…

也就是说,人们并不容许黄庭内的一丁点变化自由的存在,因而产生无尽的烦恼!
为了解脱黄庭内小小波动的烦扰,一般人常用安慰、转化、压抑、激励、或观察呼吸、丹田、观察肢体感受…等,但这都只能使黄庭内的波动暂时得到安然,等到胸中又升起波浪的时候,那短暂的宁静与自在便又荡然无存了!

众生所谓「烦恼」或「情绪」的发生处 ,就在黄庭一窍中发生,看不破这窍内的小小真相,想要免除所有情绪的困扰,便解脱无门了。

修行家所谓「三心四相」的落脚处 ,也在这里发生,找不到这一窍,想要扫三心飞四相便无从入手了。

心理学家所谓「潜意识」的呈现处 ,也在这里发生,看不破这一窍的真相,想要彻底的去除潜意识的控制便成空谈了。

而「黄庭禅」这个学问,正吻合着众生的需求,更弥补了现代心理学与修行者的疏漏。

 
 
4. 远离罣碍的「心灵希望工程」
  凭借直接观察一方寸心源中本来具有的安宁,来征得究竟解脱的方法。心经所谓「观自在」,及所谓「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即指此意。

这项心灵希望工程,而其课程的精髓,并非运用安慰、转化、压抑、激励、或观察呼吸、丹田、观察肢体感受等短暂的方法,更非实弄巧弄怪力乱神的拙劣方式。而是凭借直接观察一方寸心源中本来具有的安宁,来取得究竟解脱的方法。心经所谓「观自在」,及所谓「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即指此意。

张庆祥先生创办「黄庭禅」课程的精髓所在,便是引导您在自身中经历本心本性的安宁,认识黄庭对人们的心灵是如何产生枷锁的力量,透过两天的理论课程与实际的观察与练习,进入更深的禅定体验。

诚盼更多有心人的投入,能将这个「心气一体」的真相,早日公诸于世!藉由「黄庭禅」的推广,使天下众生早日远离烦恼罣碍的束缚,共造家庭与社会的祥和。
 

 

 

黃庭禪~~然後呢 ?然後呢?

2/28讀書會時慧娟拋出一個問題,有人問:學黃庭禪要作什 ?觀黃庭對我有什 用?然後呢?然後呢?就因為不懂去哂貌艜有這樣的問題,跟我當初不也一樣嗎?

黃庭禪初階回來從不曾想過去哂盟蛘哒f不知該如何哂盟钡接幸惶煲蛑位女同事的爭執亙來告狀,我想只是小事等開完會再來曉以一番,沒想到其中一位見我毫無動靜口氣不怎 好的質疑我,為什 不馬上處理她自以為不對的那一方,剎那,胸中一股火你永遠不知道它從那裡衝向你,於是我吼著她,用龐大的聲調吼著她,目無尊長,同時候一聲很篤定的超大響聲,是一名見鬼的同事打錯內線,憤怒再一波襲來,這時候我真懷疑是否整個世界都在和我作對,錯綜複雜的情緒使整個五官失去原來的形樣,之後整個人攤在椅子上喘著氣,這吵雜讓我疲倦,充滿憤怒的空間也針對著面對這一切不能控制的自己,一陣錯愕中這才想起黃庭禪,拋到九霄雲外的黃庭禪啊!感到煌恐而羞愧自我坦盏耐O聛砗煤玫目粗莻起伏不停的胸口,感覺自己有著抵抗的心在喘著氣並微微的顫抖,心頭有股虛渺不切實際的重量在下墜著,痛楚輾過整個胸口,從未有的深遠的疲倦深深的圍繞著我,幾乎不能起步,這當中發覺胸中的一股氣隨著五味雜陳的心情時而聚來又時而消去,時而緊又時而深沉,時而亂又時而痛,反覆中發現只須靜觀其變,所有這一切只是胸中的那股氣在起起伏伏而巳,而時間不知過去多久,心中的重量巳然消去,胸中的痛慢慢像漣漪一圈一圈的釋放開來,發現這,著實讓我興奮了一會。

之後我學會了用這個方法去面對每個情識的當下,每天練習觀察自己的內心,有一次騎車右轉被一輛從右邊超過的車子險撞到,嚇得一顆心吊在半空中,要過往早就咒罵出來了,現在會自己看著那個被嚇著且 跳的心,靜靜的看著它,再怎 波濤洶湧結果也只是那一點氣的起伏作遂,何須口出惡言,跟客戶或主管或屬下的對應中,當情緒一上來時,只是心頭的氣血在蠱惑你的喜好、厭惡或煩噪,一旦你看清它原來只是一股來來去去的氣血時,這所有的煩惱罣礙終將消去,最後存在只是那股氣的流動的感覺,這所有練習使我整個的生活變的有意義和有意思些。

後來發現太在意它(黃庭)拼命內觀也不對,太摧折它反而讓胸口不時緊張著,太罣礙,甚且胸口有著一股微微的痛,而後發覺勿須太造作反而比較清明,心時時保持在無為不造作之下,而內觀久了,每個情識的當下很能清楚明白所有一切的氣血起伏,有時連最微小的都不曾漏失,不必像之前那樣大費周章小心翼翼的內觀又內觀,因為清楚明白,就能清楚自己的言,就比較不會暴氣,稍許明白孟子:吾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道理。

學會哂黃庭禪,了解所有貪嗔痴愛恨情仇的起伏,原來只是心頭一方寸內的氣血而巳,繞了這 多圈我終於找著了這個真相。

學習黃庭禪一開始你不努力從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情熾來時的當下去仔細的觀察氣的真相、觀察它的所有在你胸中的感覺,它的起伏、它的變化、它的熱度、你只要靜靜的看著它、盯著它、就這樣而巳,很簡單的,久了當情識來時你馬上就能清楚明白而不會隨著它起心動念去造作,你不仔細的內觀是徒勞無功的,不要奢求它給你什 神通,唯有靠你每個當下的內觀才能找到那個煩惱罣礙的答案,找到多年來你修行想知道的真相,那個迷惑的真相。

所以你還會問:學黃庭禪~~然後呢?然後我要幹什 ?然後有什 作用?

我們有這 好的機緣在這個領域中學習,願每個新學員在這裡愈來愈有進展,清楚明白何謂黃庭禪
認清這~~你不用走太多冤枉路。

 

如何生活在每一个当下?

空想的时候就专注的空想。不现实的时候就完全投入那刻的不现实。矛盾的时候就全然的享受那一刻的矛盾。我厌烦洗衣服,从小因为娇惯,变的很懒,尤其在做家务上,但洗衣服的时候,就请专注的洗衣服,头脑里尽管还是乱糟糟的想法,想洗完衣服就去感什么(感兴趣的),但此刻,要试着感觉水流,温度……

当下的力量作者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臣服,每当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如果我们学会了臣服,情绪上就不至于起太多的波澜。(光这个功夫,就足够我们练习好久了)但是后来,我发现,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够让你臣服的,有些事情对我们的冲击如此大,或是与我们过去的伤口有直接的关系,这时候臣服就不可能了。于是作者说,“如果不能臣服于事件,就臣服于你针对这个事件而起的负面情绪。”我认为这个很有道理,参加克里斯多夫老师工作坊的时候,也印证了这个方法,我也认为,接纳当下的情绪,就是我们从情绪当中解脱的究竟根本的方法。

但是,在实际生活上,大家也知道,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真的对它无能为力。要观察它,怎么观察呢?要接纳它,怎么接纳呢?我们当然也用了一些方法,比如说,把呼吸带到身体不舒服的地方,用呼吸去抚平那个不舒服的感受,或是呼求光和爱来帮助我们接纳它,可是,这些方法其实境界也还是在“时时勤拂拭”,不是吗?所以,这些方法再好,总还是让我有隔靴搔痒的感受,觉得没有直捣黄龙!

直到我学到了黄庭禅,我才知道还有一个究竟根本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脱。前面说的方法,如果当下可以解决你的问题,还是可以运用。但是我在黄庭禅中学到的,真的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走笔至此,读者应该知道为什么我认为它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最后一片拼图吧?讲师指出,最终的目的,不是在消弭你的情绪(勤拂拭),而是可以在各种情绪的起伏振荡中,悠游自在的看着它。所以你也许当下是勃然大怒的在骂人,但是心中却是坦然舒畅的,因为你不害怕内在的热血沸腾以及胸口激荡的能量,而且你认为在此刻的状态中,发怒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很多老板知道这点吧?呵呵),所以你从容地选择发怒,而不是被心中气血激荡的不能自已而不得已发怒的

在这里,你有了选择,你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再是它的奴隶了。这就是从情绪中解脱了——不是没有情绪,而是与它和平共处,这也是无为的精义所在——情绪解脱的终极妙方——黄庭禅 by 张德芬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