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白梨

(2009-05-30 10:35:12)
标签:

母爱

追忆

鸭梨

白梨

千克秒

燕飞里

童年

六一

儿童节

分类: 亲情·随笔

                                                          一个白梨        

 一个白梨

    从我记事儿起,妈妈就有头疼的毛病。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我经常看到姐姐们用几丝线麻不断蘸着生豆油在妈妈的额头上勒来勒去的,还要不时地用针在蚯蚓状的血管上刺几下,直到整个前额完全变成紫红色为止。

 

    1972年,妈妈已经51岁了。那天,妈的头疼病又犯得不轻。 “要不明个儿进城看看吧,”爹靠在炕柜上,叼着小烟袋皱着眉头叹着气对母亲说,“总这么疼,光靠拔罐子啥的土招必定不是个法子啊!”妈犹豫了老半天,最后一狠心说道:“那就奔他三姑去,检查检查吧,明天就动身。”

 

    孩子是不愿意离开妈妈的,虽然那时我已经10岁了。沈阳城距离我家有90来里地,想必妈妈此行是得几天工夫的。我也知道城里人生活的难处,所以不敢巴望妈妈能带我一同进城,自然是出于节省盘缠和尽可能少地遭扰亲戚的考虑。但我还是没抱任何幻想地嘟囔了一句:“妈,带我去得了?”令我喜出望外的是,爹、妈竟然都没有任何阻止地同意了!当晚,我的兴奋劲儿就别提了,几乎不敢合眼,生怕明天早上睡过了头而误了那趟车的钟点儿。

 

    第二天,我就见到了慈祥的三姑。次日,妈和我由三姑领着,说是先到光明街卫生院看看,因为那是三姑所在单位的合同医院,药费可以报销。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便宜事儿!因为我家虽然不像“杨白劳”他们那样穷得叮当三响,但是妈妈平时也从不舍得用点儿黄豆在街上换几块豆腐改善一下“没油啦水”的伙食的,赶不上生日或重大的节日,想吃一个煮鸡蛋那就更不容易了。在妈妈的心里,逐渐积攒着毛儿八七的,买上一块被面啥的放入箱子底才算正事儿,因为那是谁家娶媳妇都不能缺的聘礼。

 一个白梨

    由表姐领着逛中山公园时,我第一次尝到了冰果的滋味,太甜了,那么冰凉爽口的感觉!城里人真会享福。一会儿,表姐又买了一支,眼睛笑成一条缝,递给我说:“你看看这个,头前儿那根只是三分钱的。”我咬了一口,果然甜得让人舍不得咽下去。“添了二分钱,快要甜掉牙了!”我望着表姐,甜蜜地点着头。

 

    一天午后,妈和我走在一条不宽的街上,前面出现了一个水果摊,上面摆着一堆大白梨。那白梨淡黄的皮儿上点缀着少许褐色的斑点,与妈妈炕柜上那块花瓷砖上的一盘水果中的“鸭梨”一模一样。我不由地叫道:“妈,你看这鸭梨,跟咱家柜门上的是一样的!”其实我并非嘴馋而嚷求妈掏钱,因为妈也根本没有给我们买零嘴儿的习惯,俺家屋后两颗树上的青杏、毛桃才是我四季水果的全部期盼。每当除夕之夜,往往也有惊喜出现,妈妈不知一个白梨哪里取出个小纸包,从中拿出几块糖球,数着数地分给我们兄弟姊妹,并嘱咐我们不要嚼碎了吃,要慢慢儿地含化,那样可以多甜一些工夫呢。赶上好的年景,妈妈也许会像魔术师一样在那样的夜晚变出几个冻秋梨来呢!——除夕的夜晚,童话样的迷人,那是妈妈每年出手最阔绰的一天,也是我们小孩子一年中唯一的大盼头啊!所以对于眼前的白梨,不敢想到吃,扶着母亲的炕柜长大,天天摸着那盘水,今天竟然在城里见着了真品,已经感受到了天大的幸运,很够本了。

    这时,妈却抓着我的手向水果摊靠了过去,我有点愣神儿地望着妈,妈也正用深情的目光瞅着我:“买一个给你尝一尝吧!”我还以为是哄我呢,此时妈已经解开大襟夹袄的一个纽襻儿,伸手摸出了手绢包成的钱包,这时我才相信妈说的不是谎话。

 

    头一次尝到柜门上天天看到的鸭梨,皮儿很薄,汁水很充足,味道很甜美,那么解渴!我咬了一口,边走边把白梨举到妈的胸前:“妈,咱俩吃吧,可甜了,给!”

    “我小时候吃过,是你姥爷赶庙会回来买的。那时的梨很便宜,用不了几个大钱儿,可谁家也没有多少闲钱买那些个不顶饭的玩艺。”一路上妈跟我说了不少自己童年的故事。

    “那都什么时候了,你再尝尝这个,跟那时的是不是一样的味道!”我坚持着。

    “两个人不吃同一个梨的。”妈笑着摸了一把我的头。

    “为什么呀?”

    “不分离呗!早头儿的一个白梨人们都是那么说。”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忌讳谐音“分梨——分离”呀!我的心一下难过起来,因为妈没有尝到这梨的滋味。而我,早知道会是这样,非得要妈买两个不可,要不就连这个也别买。此时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忙拉过我的手说道:“大人不喜欢吃零食,不像小孩,整天蹦蹦跳跳地容易饿。等你长大了,能挣钱了,再给爹妈买点心吃也不晚阿!”

 

    白梨以及关于母亲的回忆渐渐地溶入了我的身心,连梨核的酸甜也不曾浪费。妈妈的脸上也浮现了满足的笑容。也许是因为那个白梨了却了做为母亲没有白白带领老儿子进一趟城的心愿吧——这是我后来才领悟到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注:到现在快四十年了),如今的白梨早已上不了招待客人的几案,无论城市乡村,人们在需要止咳祛痰时,或许会不得已地想到喝点白梨冰糖水。而眼下市场上那么多五颜六色的水果,包括由太阳直射的地方空运来的所谓精品水果,竟没有一只能让我尝出当年那个白梨的甘美。我的家产或许可以买下整列火车的水果了,而爹与妈的牙口却到了不想吃水果的年纪了——遗憾总是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不同的日子里。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等”啊!唉!无奈只能由追忆似水年华的泪水替代了。

    我永远忘不了母亲给我的那个白梨!它让我知道爱,懂得感恩,并且成为了我一生的精神财富!愿妈妈与我们永远“不分梨”!(注:母亲现年88周岁,身体健康。)

 

                                      ( 1994年9月作,2009-5-29有删改)

                                                     一个白梨

 

 

 

 

 

 

 

 

 

 

 

 

一个白梨

 

 

 

 

 

 

 

 

 

 

 

 

 

 

 

 

 

 

&&&&&&&&&&&&&&&&&&&&&&&&&&&&&&&&&&&&&&&&&&&&&&&&&&&&&&&&&&&&&&&&&&&&&&&&&&&&&&&&&&&&&&&&&&&&&

 

 

注释:右上角水果上那小子,就是10岁的千克秒吃完那个白梨留下的造型,也是童年的首张照片。

 

 千克秒的相关帖子: 父亲啊,父亲一个白梨(2009-04-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声的老宋
后一篇:滴血的萝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