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就是力量*

不知是教育事业激发了印刷术,还是繁荣的出版业促进了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忙碌的老师们一定心里开花般默默地感恩——印刷品让留作业变得太方便了!它极大地解放了广大园丁们有限的劳动生产力。如果谁不信可以任意打开几个中学生的书包看看。语文、英语、数理化报,这个《精练》《无敌作文》《百分百》,那个《击破》《几十几所精华》《夺标》,名目繁多,激动人心,仿佛都是打造英雄的壮骨仙丹,好象皆为点石成金的咒语魔杖。这些成期成册的仅是作业的一个方面军,是按着讲课进度必做的;还有每天由各科老师翻版和复印的散页集锦。建议诗人们来歌颂印刷科技吧!倘若先生们用粉笔在黑板上给学生们留当量的作业,恐怕每天二十四小时也写不完阿,而现在简化得弹指间搞定!“圣旨”一下,各体铅字、符号雪片样地飞进孩子的书包,又雪片样地聚在孩子家中的案头,像一堆急待批阅的文件,因为时间已是晚上九点多了。七八科的内容,哪科的老师舍得少留呢,你留得少,学生的业余定会被别人挤占,定会拉低该科成绩,定会影响本老师的评比,定会动摇本老师在名校名班的交椅,定会威胁课外补课的上座率,定会抽条校内外各色银饷,定会摧毁自己多少年苦心经营的事业人生。要知道,做不做名校名班的教师,要比“腕儿”们上不上央视的春晚还重要。不做名教师还走什么穴呀,家长们谁知道你是哪的,认不认识ABC呀?所以,名师们就抢孩子们的体育课、体活课、音乐课、美术课、自习课、以及一切不用中考的课,甚至连午饭后的三十分钟也决不放过;更甚者竟然出现了为抢课而翻脸,几近动粗的场面。我原以为名师们都是教育界的育才高手,都有诸葛亮那样的制胜法宝,都有雕龙描凤的大师手笔,即使顽石样的脑袋也能被他们点成金矿。因此我当初以我儿子能考入这样的学校而深感自豪,现实让我明白了,所谓名校、名师顶上的光环,就是用压榨高分学苗流出的的膏脂点燃映成的;所谓造英雄也无非是打着教育的幌子敛财、饱私囊罢了。所以“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孩子们张张兜在眼镜后面的灰白面庞,几近贴在桌面,永无止境地填那些填也填不完的印刷品。学生科、教导处以及校长们不知是忙于数钱还是在急于应酬上级检查,没有一个人下来给学生的作业量统筹一下,估量一下晚上孩子们还有多少业余时间,还能填满几页印刷品,还用不用睡眠,至少每月还用不用洗理一次。从来也没有看到先生们这样,不知是忘我还是为我抑或是忘了孩子们不是机器人地工作着。所以不知哪个胆大包天的孩子给他们的学校启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名字:“第X监狱!”甚至这一英名在社会上也被叫开了――“嘘……,小点儿声,别让外国人听见,不然人家又拿我们的人权问题开涮了。”
我儿子他们算是“运交华盖欲何求”了。高尔基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可孩子们的这块海绵一挤再挤,实在是太干巴了。真担心折腾不出多少水而榨坏了海绵。孩子们午夜前能躺在床上就相当于过年了,常常是凌晨两点了,印刷品尚未填完一半呢。名人又有感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相信这完全是由主动的求知欲望和极大的兴趣才扑上去的。进入了这种境界,知识已在心田开花结果了。而眼下我们的孩子们,已被撑得伤食了,胃口近乎损坏;老师们还要把他们的头硬摁在面包堆上,并且恶狠狠地命令:都得给我吃下去吃,咽不下去也得咽!一次两次可以,日复一日,几年如此,除非神仙谁受得了啊。天快亮了,有孩子精神崩溃了哭起来了;家长先是束手无策地在一旁安慰,不让孩子做下去了;孩子说不行,因为每天都有被杀的鸡示众警猴,做那样的鸡更可怕;后来家长只好帮助孩子找现成的答案抄上去。在小学时,我儿子对抄袭作业的现象是极其鄙视的。刚入初中时,从孩子作业本上仔细绘制的平面与几何体的剖切图形,我看到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对于我这个有二十多年制图经验的父亲来说深感欣慰,同时也体会到了孩子成长的快乐。然而好景不常,面对量大成灾的印刷品,孩子不知所措了。时间不允许你仔细分析诼磨,你只能身不由己地把每天的定额匆匆填完,连字迹工整也是奢求了。有失眠的朋友不妨在深夜望望窗外,那些亮着灯光的窗口里,不是老板们在搓麻,那就一定是孩子们伏在案头给地球打转向灯呢。作业抄答案在名校里盛行,应该值得深思。可有不少聪明的老师采取把印刷册后面的答案撕掉的方法来堵漏洞,于是有更聪明的学生找到了同版答案的原文。至使“同是天涯沦落人”,让不能失去的答案通过复印机几乎传遍全班。孩子们各个宛若地下党的高手,“开拓创新能力”还没有被斩尽杀绝,这是给逼出来的。超量的印刷品空耗着孩子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剥夺着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扼杀着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鼓动着欺上瞒下风气的形成。孩子们经常熬夜,课上打磕睡是难免的,于是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得宠了。语文来了,磕睡虫们被派出去把脸冲一遍;英语、数学等都这么做。哪个老师舍得把自己的课时充公睡觉呢。有的孩子已冲过两遍了还萎蔫在那里,于是被斥责是“缺血”,只能站在哪听课。
注释:全文共两万余字。未完待续。。。
(插图:百度下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