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未来阅读计划的政策依据
(2019-09-18 07:29:24)
标签:
教育未来阅读计划学习型阅读阅读方法阅读技能 |
分类: 阅读研究 |
阅读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党和政府从政策层面做了阅读的顶层设计,也为中小学或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学校层面、区域层面的阅读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为规范开展阅读工作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现梳理如下:
2010年两会,建议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法》,设立“国家阅读基金”和“国家阅读日”。
2010年4月,中宣部等下发《2010年全民阅读活动计划》。
201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深入开展2011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
2017年4月,成立“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
2017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通过《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鼓励各地中小学图书馆(室)对社区、学生业余时间开放,提高图书的借阅率、使用率,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使用效益。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全民阅读,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要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具体工程和项目为载体带动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形成学校在“图书馆”中的良好氛围,使师生阅读方式广泛多样、阅读选择丰富多元。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国家鼓励中小学加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阅读设施建设,完善相关建设标准,鼓励教师开展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开设必要的阅读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阅读活动。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必须将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从小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规划》组织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热心阅读推广的社会名人、文化名家的阅读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公务员、教师、新闻出版工作者、大学生等加入阅读推广人队伍,定期培训,提升阅读推广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文化团体、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阅读推广并提供公益阅读服务。
《初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018年1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政府设立的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配备专业人员对未成年人开展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单独设立少年儿童图书馆。
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建设书香校园,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