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儒敏:关于经典阅读

(2019-07-18 07:29:18)
标签:

教育

未来阅读计划

学习型阅读

育儿

阅读方法

分类: 随笔文摘


    前面说了现在许多学校与老师家长都给孩子阅读加码,要求过高过急,是不利于培养阅读兴趣的。我曾经碰到一个年轻的母亲,问如何让她读小学的孩子喜欢三国、水浒。我回答说,没有必要要求他们现在就读,年龄还不到嘛。课程标准里边,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主要读一些浅易有趣的古典诗文。其中诗是主要的,文可以少一些。小学低年级应当以童话、传说、故事阅读为主。到高年级就可以增加经典的儿童文学与当代优秀的儿童文学。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科普读物、励志故事之类。这主要考虑儿童的心智发展。三国、水浒、红楼梦,等等,没有必要强求在小学阶段阅读,不要提前加码要求。他们喜欢读杨红樱,喜欢哈里波特,就让他们去读好了。

  这里我再说说初中以上经典阅读问题。

  为什么要读经典?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部分,读经典可以接触体验人类文化智慧。所谓素质培养,最重要的就是用人类最精华的智慧的成果去熏陶,感化,让人格思想得以健全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问题是,经典和当代青少年之间有很多障碍,读起来可能有隔阂,事实上青少年学生一般不太喜欢读经典。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有时代距离。学生读经典不宜强迫,宁可先说明,不喜欢是正常的,但读了会大有好处。很多孩子踌躇满志地选择了经典的书来阅读,可是半途而废,有些甚至刚一开头就读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也正常。要求每一本书都从头看到尾,是做不到,也没有必要的。“读不下去”这本身可能就是一种选择,也许这本书太深,不适合他们。

  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是重要的第一步工作,老师家长应当有所指导。虽然有些经典读完了也不太懂,这不要紧,总有一些阅读感觉和印象存留下来,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会慢慢去理解。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了,终身都大有好处。

  读书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浏览略读,主要是由兴趣引导,快速获取信息,有时一本书就是看看前言后记,或者开头结尾部分,阅读面是广的;另一种是精读细读,主要读经典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