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学生围着教师打转的课堂模式
(2018-07-11 07:29:22)
标签:
学习型阅读阅读方法阅读技能阅读培训阅读习惯 |
分类: 随笔文摘 |
Deanna Kuhn: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发展心理学教授,被授予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并发布“科技对教育变革的意义”主题报告。Kuhn教授是发展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和科学教育的学术领军人物。她的《争论的技能》一书深刻影响了美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并推动了指向争论与合作的科学课堂教学变革。200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为了思考的教育》这本书,《Teachers College Record》的书评认为这本书对教育的贡献可以堪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经典之作。
科技逐步介入教育的时代,教师和学生应如何建立新型关系
屏幕将我们孤立了起来,当我们只关注屏幕时,它剥夺了我们和其他人分享想法的意识。
老师不应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主导学习的还是学生自己。
我们这些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正面临的挑战是,我们是否可以利用科技的潜力来充实视野,发掘教育的可能性,而并非仅仅考虑相比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否会变得更简单、快速、高效。
即便我们有自动的、电子化的中介向学生授课,实际上这种替代也不会发生。如果课程可以个人化,将会很好地助力于匹配学生的需求,在正确的时间传授对的知识。但我们也发现,即使是迄今现有最好的电子讲师也无法替代人类。从中介的意义上讲,与人分享我们共同面对的外界事物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共同着手定义和探寻的事情。
如果说屏幕这种介质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阻碍,限制了学生和同龄人之间的沟通,那么批判性思维和论证技巧的形成过程会有怎样的改变。
我们不能避开老师,也不想避开老师,但是我们希望老师的角色远远不止于运动员的教练那样,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向导推进学生的学习,主导学习的还是学生自己。
对于教师这个角色来讲最重要的是提问。鼓励学生作出反馈,鼓励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是怎样的感受,这正是他们在之后的人生路上,在工作中需要的素质。
我们现在发现,尤其是赴美求学的亚洲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作性思维.
老师不应该成为课堂上的权威。
Deanna Kuhn:而是一个合作性学习者。有些人当然会认同尊重的必要性,学生需要明确老师比他们的经验更丰富,知识底蕴也更丰富。但老师仍然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一个合作者。
苏格拉底说过的: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未经检验的信仰,是不值得拥有的的。所以需要学生自己审视选择,因此每一个收获都是学生审视的结果。
生而为人,我们的价值是什么,我们需要在思考中探索这些事情,而不是从外界的定义中获取对自身的认知。
21世纪新型人才的四个特质,沟通,合作,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教师需要保持开放的思想,关键是在一个合作的背景下继续学习,不断地和他的同龄人、其他老师交流,学习教学技巧和训练思考的方法。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他们的搭档。
除了注重教师本身与学生的沟通,包括教师与学生集体的沟通,教师走到学生之间与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的沟通,乃至学生个体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之间建立交流渠道,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深入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才是最关键的,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