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重要的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7-05 11:29:57)
标签:

学习型阅读

阅读方法

阅读技能

阅读培训

阅读习惯

分类: 课堂教学

教师重要的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在陕西师范大学与河南的小学教师分享学习型阅读的时候,我强调了一个观点,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师重要的是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教多少知识。

教师备课不是仅仅备知识和备考题,也不是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如何如何有学问,而是备学生。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明了,但是实施起来往往变了味。因为,备学生,不仅仅是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也不是仅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更主要的是了解学生对知识和学习如何发生兴趣的,并把知识教出乐趣,让学生坚信学习充满乐趣,学习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因此,做教师并不一定要太高深的学问,而是思考如何把知识教得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由此,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无限的乐趣,最终热爱学习,乐于学习。

在课间交流的时候,许多教师反映,我讲的“对韵”、“唱和”、“踏浪而来”、“空谷回音”等诵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很实用很接地儿。老师们觉得特备容易操作。但是,我们平时教学中都没有这样想过,更没有这样尝试过,古诗词教学就停留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或者学生代表读,再加上掰碎了揉烂了的讲解,课后还布置学生回家反复读,直到会背诵,会默写等等,这些多年不变的老套路上。今天听到的我给大家提供的这些方法,有种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

通过对韵的方法阅读古诗词,学生可以建立一呼一应的合作学习二人小组。通过唱和的方法,学生互相交流,能够引导学生互相说话的方向,引导到当前学习的内容上来,克服了上课互相讲话扰乱课堂的弊端。唱和还促进小组成员彼此监督提醒。这是对中国古代文人诗歌唱和的现代运用。通过后两种方法,都有比赛的要素,因此,教师不必担心学生开小差,分组的学生,一对一朗读,只要有一个学生没有配合,就会有团队的成员跟不上节奏,因此·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专注和投入,加上肢体动作的配合,学生爱动的需要满足了。学生可以动起来,互相协调配合击掌,读对应词,贱贱地就可以促进团队合作精神了。二人边朗读唱和呼应,边按照节奏击掌做相应的肢体动作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成长。

我们的课堂上,许多教师仍然要求学生严格不许说话,不许做小动作,甚至必须一动不动地把手背在身后直挺挺地听课。这方面,我极力反对这些压抑学生个性的做法,因为说话是孩子表达强烈欲望的表现,是性格开朗的表现,也是性格阳光活泼认真思考的表现。另外,爱动是孩子有活力的表现,是孩子精力充沛的表现,是孩子积极参与的表现。这都是儿童特有的优势和天性,如果限制了这两方面,将会给孩子造成身心多方面的损害。我们要努力保护好孩子的这些天性。天性是压抑不住的。由此,我进一步思考,通过疏导引导的方式满足孩子爱动爱说的天性。

以上四种小小的诗词教学的创新方法完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们可以探索使用,让我们的小学课堂充满孩子的读书声、交流声。让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尽情的动起来,释放自己的活力。我们教的知识只是1,需要让学生在1的基础上生成无限,孩子生成的无限才是我们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