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学如何教出时代感
(2015-04-04 16:12:52)
标签:
北京高考高考辅导高考语文课外辅导一线教师 |
分类: 随笔文摘 |
据了解,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即将出版,预计2015年秋季新学年将启动试点,据课题组负责人张健介绍,这套实验教材共4册,供高中一、二年级使用,主要为“四书”和《道德经》的内容。这4册教材绝非孤立,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高中部分。全套教材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经专家组制定了“儒学养正、兵学相佑、道法自然、文化浸润”的课程结构,各阶段教学内容和深度循序渐进、系统科学。
实验教材每一章节在讲解儒道核心精神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西文化比较等拓展阅读素材。例如,将孔子的“仁”与苏格拉底的“善”比较分析;讲解孟子的义利观时,与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作对比;讲述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同时,介绍古希腊的“四主德”等。而课后思考练习题的设置,则更注重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原则。
传统文化教学对于每一教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以往的教材已经有了传统文化篇章,教学按照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理解翻译等层次依次展开。单单按照文言文教学来说可谓驾轻就熟。然而,这一次传统文化教材进学校,是从正面进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如何教?如何教出时代感?避免咬文嚼字,避免死记硬背等等都需要做一个系统的规划。现在得教师自身对古典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因此教师本身也面临着提升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