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不一定精选但一定要精读

(2015-01-31 07:37:47)
标签:

北京高考

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

教育

语文

分类: 随笔文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本身其乐无穷,只要指导得法,完全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家长由于对当前的考试缺乏了解,所以在暑期阅读指导中可能出现一些偏差。比如,有的家长看见孩子看电视就生气,看见孩子看小说就认为孩子不务正业,认为孩子只有看参考书教辅之类才算是阅读。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限制了孩子个性和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对阅读的误解。

    高考的语文阅读涉及到文言文和现代文两部分,而现代文阅读又涉及到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文学类等三大类不同的作品,这些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本身就应该是一个积累、熏陶和感悟的过程,而过多强调阅读的知识性,强调阅读和应试之间的直接联系,势必导致阅读的营养不足,无助于孩子成长,     

    孩子阅读不要只局限于考试类书籍,还应该将阅读面拓得更宽。读一些文史类和成功励志类书籍,达到丰富知识和成长激励的双重功效。

    语文辅导的重点就是阅读和写作,学生给老师提出了很多具体的阅读方面的问题,从应试能力和自身文学素养两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者不是矛盾的,如果真正阅读深刻,能够理解文本的内涵。试题只不过是根据文本的原来内容设计的检测方式。把阅读和考试对立起来,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误解。读懂读透是考试的基础,那种依靠考试技巧来考高分的思想本来就是投机1思想。教师尤其要和学生们把这一点讲清楚。

    对于图书的选择,不必过分苛求,因为毕竟孩子阅读的内容我们无法限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文本,学生随意地阅读才具有普遍意义。学生既会阅读考试的文本也会阅读社会上遇到的各种文本,才算真正的会阅读。限制在某一个范围内的文本阅读无疑不符合实用的原则。相反我主张学生用随机的文本来检测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选择典型性的阅读文本是要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不是限制学生阅读范围。

    所以,书不一定精选但一定要精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