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几个特点

(2014-10-25 11:10:13)
标签:

北京高考

冲刺

高考辅导

季宏语文

语文试题

分类: 课堂教学

研究高考语文试题,无疑要从考试《考试说明》开始,这是最好的着眼点。每年北京卷的诗歌鉴赏严格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出题,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典诗歌”, 但从近几年北京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出题情况来分析,我们还是发现,出卷人还是自觉不自觉把眼光投射到我们我国诗词繁荣的唐宋。近12年的古诗词鉴赏考题有8年在唐宋诗词的范围内。达到了66.7%的比例。仔细琢磨一下,这种以唐宋诗词作为核心和重点的结果有一定的比然性。首先,中国古典诗词发展最蓬勃时期就在唐宋,最杰出最耀眼的诗词作家出现在唐宋时代,古典诗词写作技巧最成熟时期也在唐宋,诗词最规范的写作、最优秀的写作也在唐宋。如果刻意的避开唐宋是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尽管在高考试题中选择的文本不一定是名家大家,也不一定是名家大家的名篇名作,但学生阅读起来不至于构成障碍,学生基本能清楚地把握诗歌内容、风格、特点。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唐宋诗词是我们不可不重视的内容之一。

近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在寻求突破中也保持着一定德稳定性。这是高考的特殊性决定的,渐进性的改革是国家层面的基本步调,反应到高考改革上来也是要求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渐进性的改变,不可能在一年之中就会有颠覆性的变化。比如对比兴的考察,对艺术风格流派的考察都多次出现。从高三复习的角度看,古诗词鉴赏无论如何小的变化都基本不会离开炼字、炼句、意向、风格流派、艺术手法等等几个方面。那么这些其实在我们学习教材的时候已经学习过了,现在就是进行一个复习归纳从而有利于记忆有利于理解。很多学生对诗词鉴赏感觉很难的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古诗词到底涉及到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梳理。所以考起试来就会一头雾水。

再者,近几年,我们的古诗词鉴赏注重诗歌与现实的结合及鉴赏能力的应用。2011年阅读延伸题“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况,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是一道很有实际教育意义的 题目,一改过去置身于诗外纯文学性鉴赏的习惯,贴近学生的生活,切中时代的脉搏,让学生置身于诗内,成了参与者,很有灵活性,也有发挥的空间。2012年古诗词鉴赏11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让学生结合平时学习过得诗歌来分析景和理之间的关系,就是对实际的应用,而不是仅仅限于背诵和记忆的理论术语了。诗歌离生活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注重生活,对于诗歌的理解会有大大的促进。同时注重应用也可以打破课堂古诗词教学的困境,让诗歌走进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未来的古诗词考试会逐渐的和学生生活贴近走进学生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