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语文试题命题趋势分析
(2013-05-25 16:30:27)
标签:
北京高考北京语文试题高考冲刺高考辅导教育 |
分类: 阅读研究 |
整体格局变化:
一是分值结构发生了变化,“延伸阅读”题,由往年的两道题变为一道题,分值由20分降为12分;二是文言翻译从客观题变为主观题,题目难度增加,加大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三是文学常识考查将更重视融会贯通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试题格局:
一、
二、
在文言文阅读或者古代诗歌阅读或者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部分设置一道阅读延伸题。
基础知识运用:
1、去年被删去的“成语使用是否恰当”选择题今年恢复了两道样题,可能意味着2012年高考没考的成语选择题会重新出现;
2、语义衔接题部分,可能更侧重于“将恰当的句子填入原始文段中”这一考法;
3、文学常识考察将更重视融会贯通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4、名篇背诵篇目部分完全无变化。
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强化审题意识,增强语言组织能力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题干:结合文本、结合句子、理解、分析、语言表达效果、作用、哪些……
知识点:词语、修辞、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人称……
理解文意题需要注意什么?
张冠李戴——侧重于对象及语境
无中生有——侧重于内容及范围
过于绝对——侧重于语言及程度
现代文阅读增加4分,很可能增加在科技短文阅读中。原来科技短文阅读仅为8分左右。另外,从全国的情况看,新课标卷的最大特点是,一般出三篇现代文阅读,其中一篇或两篇为科技短文阅读,科技短文阅读的比例一直在上升。在科技短文增加的分值可能用简答的方式出现。非文学类阅读力求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
科技短文阅读:以社科类为底本,在明确考点的基础上,思考链接题型的可能形式。参考西城一模科技短文试题。
两次选取的都是社科类的,期末各区的基本都是社科类的。北京的文本选择应该更多的体现其文化内涵。当然,不排除纯科技类的,其实思路与方法一致,只是多出现一些新概念而已。
链接题的目的是什么?无论是什么形式,目的都是学以致用。都要明白文本的内容,并可以利用文本内容,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其考点,兼顾其形式。
期末看各区的题型主要分为两大类:选择型和表述型。
关于分值:补入分值为4分,但两次的赋分都高于4分,一来是为了强化文字表达的训练,要求学生可以准确达意。二来把一些其他地方的无法考到的点,放在这里做一个练习,不是固定的模式。
年份 文本内容 文本类别 分值 试题类型
2008 《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自然科学类 10 见《考试说明》
2009 《昆曲》 社科类 10 1.符合文意2.不符合文意3.昆曲的长处和局限
2010 李政道《楔》 偏重社科类 8 1.符合文意2.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
2011 生物能源 自然科学类 8 1.符合文意2.根据文意简答
2012 《内经》 社科类 8 1.理解与分析正确2.用小标题概括内容
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样题重新加入了2004年真题(苏轼《红梅》),删去了2011年真题(张耒《示秬秸》),加入2012年真题(金銮《柳堤》)。加入的两年真题命题共同点为:阅读延伸题考察内容侧重于诗歌鉴赏和评论,删除的一篇真题,阅读延伸题考察内容为诗歌内容理解及读后感。这也可以看出未来阅读延伸题在诗歌鉴赏部门的命题倾向,更强调文艺评论,难度加大;
延伸题可能放在诗歌鉴赏。西城教研员。
文言文阅读:
古诗文文部分加4分,则考主观题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北京目前是全国仅有的在文言文部分只考客观题的省市。应优先关注翻译。因为以往文言文的翻译一般在选择题中进行,并且是让学生选择“错误”的一项,比较简单。备考时还应注意对实词、虚词的掌握,以及句法的掌握,特别要关注倒装句、省略句。倒装句是考试说明中提出的重点,而省略句对上下文联系要求高,考查学生全文把控的能力。另外,对判断句、被动句也需要有所了解。
翻译解决方案:翻译时不能只看点全不全,是文言文的翻译,要讲求信达雅,要准确达意有文采。
第一步:锁定重点词语。采用最原始的对译方式,依据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等方法将每个词意思对译出来,并确定每个词汇的词性。
第二步:尊重原文句式。根据现代汉语表达方式重新调整说话方式。
以人物传记为主,但不可排除含有议论性的文字。
作文写作:
作文:强化辩证思维,关注社会,关注自我,不空谈。(用于自我担当)
强化审题意识、严谨的逻辑性,明白而准确的语言表达
审题、立意、素材选材
引材料、点题旨、勾连、回扣。
“‘无我’还是‘有我’”是个选择。
这是对人生、对现实的思考:
是现实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以及如何做人,都将面临的思考
是90后孩子们所作所为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所导致的思考
是在写作,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将融入的一种什么态度的思考。
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
也告诉人们:有与无,在这里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只是人们要去突出或抑制的。
首先:要解词,我代指什么?利益?荣誉?个性?……
有我:贬义: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自我
无我:在利益与荣誉面前,无我不等于丧失自我
无我中有我---外在无我,内在有我(统一的服装;规矩—表达自我)
文学作品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