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按功能配置挖起杆[257]

(2014-12-30 18:52:31)
标签:

挖起杆

擦地角

切杆

砂杆

高抛杆

分类: 高尔夫球具

挖起杆应该如何配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的观点还是按功能来配置。

按功能配置挖起杆[257]

虽然曾在《挖起杆之一杆走天涯》说过,我现在就基本使用一支挖起杆,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按照功能来配置挖起杆!

上图摘自《高尔夫短打秘笈》,书中提到配置三支挖起杆。

切杆(Pitching WedgePW。实际是今天我们手上的P杆(劈杆),“在靠近果岭100码之内的地方或是球掉进深草里,最可靠也最常用的就是切杆。”。只是现在的铁杆组越来越“强势”,P杆已经成为铁杆组的10号铁,PW功能让位给中继挖起杆(A Gap WedgeAW)。

砂杆(Sand WedgeSW)。“砂杆应该是在砂坑里用来把球打出去的杆子”,标准是56度。书上谈到,“砂杆与切杆最大的不同点除了它的底部较厚重,打击面的倾角较大之外,就是一般人很难注意到的这个“擦地角”的角度要比切杆大许多。”

特别角切杆(Special Wedge,也叫Third Wedge。因为它“最理想的倾角是60度”,通常我们会认为它就是高抛杆。其实书上提出的这支杆是一支具有补充功能的切杆,用来对付以下的情形,“靠近果岭50码左右的地方处处埋伏,杀机重重,特别是遇到果岭小,坡度大的地形,一挥之下球要直蹦起来越过险障,咬住果岭。”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挖起杆主要不是按照距离来配置的,而是按照功能来配置。即便把三支挖起杆放进球包,与其把这三支杆与各种幅度挥杆(全挥杆、3/4挥杆、半挥杆和1/2挥杆)组合,还不如让这三支杆各司其职。

选择挖起杆的基准是“擦地角”(Bounce),《高尔夫短打秘笈》写到:在很干燥、光秃秃的、草地短的球道,用的切杆要“利”,擦地角要小。相反的,在草厚、地软、潮湿的地方打球,你的切杆上的擦地角的角度就要大而钝。

是故,按照功能配置挖起杆起码有三种选择:

——各司其职。如上所述,在正常球位使用A杆,在沙坑和长草使用砂杆,在旗前的果岭边使用高抛杆;

——双胞胎。带着两支擦地角不相同的A杆和砂杆,视情况而选择球杆,缺点是多占名额;

——正副配。其实是与“双胞胎”基本相同,只是一般情况下仅带擦地角小的挖起杆,潮湿天气则换成擦地角大的挖起杆。

我现在挖起杆的配置是采用“正副配”,但我通常不带砂杆,因为我可以靠打开杆面来调整擦地角。

不但是挖起杆,我的推杆也是“正副配”,潮湿天气使用杆头稍重的推杆,这样就无需调整动作幅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