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长假的安排
(2012-10-09 17:32:59)
标签:
中秋国庆长假艺术休闲 |
分类: 别样精彩 |
中秋和国庆,单位好福利,总共安排了九天假期,其实也是辛苦搵埋自在休。
中秋和国庆,适逢双节连休,号称“史上最长的假期”,也是国家首次实施高速公路免费放行,且许多景区实施免费或者降价,本应安排除外旅游。但考虑到长假期会出现高速公路变成停车场和旅游景点变成人看人的现象,估计这次会更甚,本着为国家节省资源的宗旨,本假期没有外出,连高速路都未走过。就安排在家看书、练练身体和小型活动吧,小型活动就3场球(其中两场是练习)和当了3回艺术中年。遗憾的是没有留下照片,俺以前曾热衷拍照,还是黑白年代,自己还洗照片,但现在没有这份劲头,更喜欢用双眼看世界。之后还是要留些照片,留下证据,留下记忆。
9月29日:莲花山球叙。
趁着大伙还在上班,就安排了一次球叙。固定的组合、固定的规则。三个区域(上半场、下半场和全场)均输给Z君,他今天打了88杆,完胜三人,而且上下半场都很均匀,俺也是很均匀,故占不了半场的便宜,按照他的说法是畅快的一场球。俺一人之下,两人之上,最终当了亚军,完胜了C君和H君。
9月30日:中秋家宴。
上午与大人和小孩去购买书柜。下午买了白切鸡和活鱼,回家做中秋家宴。大凡元旦、除夕、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广东人都喜欢聚在一起共享家宴,俺家是安排在晚上。俺们都不喜欢在酒楼吃,以免要被安排“两轮”。平日上班忙,晚饭都是年迈的母亲操劳,故休息天的晚上,基本上都是俺操办,俺的厨艺过得去,可以办5、6席酒宴,现在“隐退”了。
中秋之夜,按照南番顺口味以鸡、鱼为主的几个菜摆上桌,碰碰杯,祝老人身体健康、大人身体健康、小孩身体健康和自己身体健康,乐也融融。
10月1日:喝早茶&看展览(艺术中年第一回)。
喝早茶是广东人的至爱,老人以前不喜欢到外边喝茶,革命了一辈子,退休之后性情大变,周六、日到外边喝茶成了老两口固定节目,俺不喜欢到外边喝茶,喜欢在家看着报纸、电视喝茶,节日就做东吧。
之后去广东美术馆看了广州三年展,它是全国最著名的三大艺术(双)年展之一,今年是第四届,由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姜节泓和英国艾康美术馆馆长乔纳森·沃金斯共同策划。汇集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75组中外艺术家的实践和创作,其中有30多位来自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的一线优秀艺术家,这些俺一个都不认识。本届参展的国内外艺术家不仅跨国界地域,也跨年龄、跨学科。目前在广东美术馆的是名为“见所未见”的主题展,我的感觉是“半梦半醒”,有一点是清晰的,艺术也是为政权、政治服务的,社会主义如此,资本主义也如此。
10月2日:逛商场&图书馆。
最休闲的一天。首先陪大人到商场购物,陪站了半天(不敢坐,怕太接近售货美女),终于满载而归,打道回府。途中顺便到图书馆借了几本刊物。
10月3日:练球。
为了保持旺盛的斗志,安排了两小时的练球,重点是握杆、瞄球、左手伸直和站稳左脚,自我感觉良好。
俺现在练球模式是参考了台湾大师的意见,热身(拉筋和A杆轻劈)→5号铁木杆→4号铁木杆→2号铁木杆→3号木→劈杆→7铁→6铁→一号木→切球(A、P、9铁)→劈球(A和60度)。
10月4日:红专厂创意园半日游(艺术中年第二回)。
广州现在也兴起创意园,红砖厂是罐头厂旧址,有吃有卖,非常热闹,印象不错,还想再去。
最欣喜的是买到了飞机榄,很有很多口味,2元钱一份,档口还有一个以前穿街走巷卖飞机榄的公鸡模型,勾起了俺的童年回忆。好小的女孩在卖,每卖出一份就在本子里记账。
商店里有很多创意商品销售,给了俺许多灵感,回家后俺就翻了一个在柜底的摩托车手套,用来放GPS。准备把“珍藏”的包翻出来“创意”一番,还答应给大人的“i疯”做个手工袋。
在里面餐厅吃的午餐,28元钱一份黄牛肉,创意的用玻璃杯装着,加了泰国口味的酸辣汁,性格比很高。
10月5日:1850创意园半日游(艺术中年第三回)。
1850的前身是化工厂,相对前一天,就感觉差了很多,除了临街的某品牌酒专营店和以十万元为单位的家具店,其它建筑物都紧闭着,本来对隔着玻璃的服饰还有点兴趣,不过估计不会再去了。有两点意外之处,一是洗手间够大,两层结构,进去都有点心里发毛;二是停车不收费,在广州很难得了。逛了一下,只好在外边“揾食”了。
10月6日:练球。
还是为了保持旺盛的斗志,还是安排了两小时的练球,还是重点不变,还是自我感觉良好,忽然想约人打球了。
10月7日:休整
收拾行装,收拾心情,准备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