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力而行,球杆客制(1)-发球杆

(2012-01-18 21:56:03)
标签:

高尔夫

球具

量力而行

球杆客制

发球杆

体育

分类: 高尔夫球具

本人一直认为,能打好球,除了勤练,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球杆。

先说发球杆吧,除了初期的5号铁、19度铁木杆(Kasco FG 44)、3号木(二手Cleveland Launcher 06 Steel)之后,我一直牢记“特别建议未破90杆者,把1号木杆及3号铁杆放在家里,杆数一定降低。”的名言,都是选择较大角度的发球杆——15和12度。

15度的发球杆是在工房装的,还是头次看到15度的标准发球木杆头(460cc),真是开了眼界。这是2009年上市的日本功能杆,把3号球道木与发球木的优点熔合在一起。牌子为Royar Weapon,型号是SHO-BU,产品宣传广告称之为“胜负”。着地角为61度,由于较大的倾角和着地角,具有最易起球,方向稳定的能力,是专为挥杆速度不足的球友而设计的,在日本的售价是27800日元。看着这个黑黝黝的还带着两颗配重螺丝的杆头,心里面充满着好奇,经与店主的沟通交流,就以1100大洋订装了一支,还是使用原配的杆身和握把,长度也是官方规格的44.25吋长。这支杆作为主力发球杆陪伴了我很久,与球友手中的10.5度的发球杆相比,也没有多大的距离劣势,而且很少右曲。

前年底还是在这家工房,看到了12度的发球杆头在促销,这也是2009年上市的Cleveland 09 Launcher。15度的发球杆应该是在女子杆才有,而12度发球杆至今仍出现在许多新产品上,按照进阶的想法,我就装了一支,杆身未裁时49克,球杆长45.5吋,这是典型的“老板杆”规格。装好后试打,感觉好像不是太长,声音也很响亮,这是它的特点。感觉还不错,就逐步把这支杆作为主力,冷落了15度发球杆,甚至还想把它卖掉。

使用了12度发球杆一年,一直状态还是很好的,但是最近发生了变化,就在年末我的发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经常出现“双误”,不知道是动作问题还是杆身问题。

如果说是动作问题,则是自己调整动作的结果,我在《顺便修正发球右曲》曾谈到,我按照《精彩高尔夫》所说的,瞄球时把握把从偏向左腿调整至肚脐,这种想法也得到肥肥教练的认同,但显然在未弄懂原理前提下,动作调整不稳定,搞得一场好一场差的,非常郁闷。

如果说是球杆问题,那就是球杆也调动作没有不适用,还有的可能就是球杆杆身退化了。前不久的某次下场,我使用了10度发球杆,这支杆的杆身比12度的重了10克,球杆短了0.75吋,尽管打起来还会有右曲,但起码不会出现“双误”了。

就此问题我曾请教了何健隆(chien)先生,何先生指出首先会是动作问题,另建议我可以考虑把杆身换重些并把长度减短,我现在正在考虑这个建议,并在场上先把动作调回去,调整动作则在练习场再试验。

关于10度发球杆,也是没有进行充分评估的案例,在没有入手15度发球杆之前,当练习场的球具师向我兜售10度发球杆时,我凭着试打了几杆对感觉,头脑发热就把其买下来,后来觉得杆身太硬,又换了杆身,长度改短了,不过基本上是在第一洞“摸一杆”时打一杆,现在我们已经不“摸一杆”了,这支杆就闲置了。

关于本人究竟适合打什么角度的发球杆,还是要通过科学的论证,找家可以定制的工房分析一下,需要找到可以分析飞行轨迹的,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