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笼罩下的球叙
(2011-12-01 23:09:31)
标签:
高尔夫体验一号木长杆切球60度沙杆挥杆体育 |
分类: 高尔夫体验 |
都说酒精容易误事,某次酒叙,球友酒后提出了盘口,我让两杆,赢球费输小费,有这等好事,接招。
都说酒精容易误事,本来约了是本周进行PK的,看到本人最近状态不佳,球友就安排了上周日的球叙。不巧的是周六有个酒叙,球友晚上还打电话来刺探“军情”。尽管一再提醒自己,还是喝得多了点,周日早上还是觉得有不适,球叙就在这样情况下开始了。
不过,尽管球友一直在期待我的犯错,但是看来我已从低迷走出来,前9打完已经领先11杆,扣除让的两杆,净赢9杆。
后9开始,球友说了句要发威了,俺手一哆嗦,加上身体疲倦,发球台就1个OB和一个遗失,再加上球道上一个下水,第10洞就输了6杆,剩下3杆优势了。之后我稳住情绪,把输掉的6杆慢慢地拿回来。
看到输赢已成大局,球友又提出最后一洞PK午饭,小事一桩,答应了。我先发球,左侧飞行想飞跃沙坑,球友说弹到马路,疑似OB,打个暂定在球道上。球友发球,无拘无束,发挥了其“大炮”本色,小球越过沙坑。到前面一看,我的第一个球躺在沙坑上,作了声明后吩咐球童把暂定球检起来,6号铁把球打到果岭旁沙坑,看着沙坑不高,拿了60度挖起杆来切,结果切了3杆才进果岭。看着球友从后面走上果岭,全无喜色,一问他也5上,再次验证了距离不是什么。两人都是2推,平分秋色。最终我省下“出场费”,各付小费和午餐费。
总结一下:
★一号木。准确说应该是2号木(12度),为减少失误,减少了上杆幅度,但还不是“S型挥杆”, 虽然也有带尾巴(右弧,但不是主观的),14个洞的发球总体OK。为了防止出现右推球,瞄球时暂时把站位关闭调整为方正,同时也感觉过于保守瞄得过于偏。今后除了加强训练外,还是要坚持危险侧发球的策略,给球留下足够空间,球道窄的就换杆。
——长杆。在球道上能够果断地使用长杆,当然还是局限于铁木杆,放松地打,宁可牺牲距离,绝不偏离方向,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有时也不易做到,如180码的过水3杆洞,没有距离也过不了水。今后还是要自信地使用包括球道木在内的长杆。
★切球。也就是切滚球,这是俺果岭边的“至爱”,通常是使用A杆和P杆,本次球叙也是如此,加上注重使用“鸡翅膀”送杆。为胜局立下汗马功劳,不过也发现了距离不稳定的现象。
关于切球,有两大门派,一是基本用一支杆打出不同距离的落地,然后按固定的比例滚动;二是以不同杆打出基本一样距离的落点,然后按不同比例滚动。我觉得还是后者更合理,因其可以更好控制,毕竟打出基本一样的距离会容易些,之前的方法是懒之过,今后在果岭旁就多带几支杆吧。
★60度沙杆。在不适合切球的位置就要使用劈球,以前都是用50度,虽说可以用不同的上杆幅度来控制击球距离,但是要准确地劈出10-100码,却是很难拿捏。
现在手上有支为了对付桂林山水球场而入手的60度沙杆,还是应该充分利用,那就用来对付30码以内吧,虽说许多前辈都说尽量不要碰60度沙杆,但是在30码范围内,我想球也不会飞到哪里去,我这次打球比较多使用这支杆,在使用中我注意稳定重心在左脚和转身带杆头,以控制击球距离,不过可能60度与以前常用的50度还是相差10度,尚未能很好把握,加上过于慎重,故也较多地出现打短现象。
★挥杆。本次球叙还是比较注重挥杆动作,上杆时虽然有意识减少手的高度,但还是达到足够的转身幅度。下杆时则注重把手拉回身体,这样更有利防止outside in。不过为了防止走样,速度还是比较缓慢,心急不得,等再定型后才加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