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和姓纂》宣姓介绍

(2019-01-11 19:21:44)
标签:

《元和姓纂》宣姓介绍

365

文化

分类: 宣氏家族
         博主2018-9-30发表《 風俗通義校注-宣氏介绍》、《古今姓氏书辩证-宣姓介绍》,现把《元和姓纂》宣姓介绍如下:
       《元和姓纂》【唐朝】介绍宣姓是鲁叔孙宣伯之后。乾隆间纂修 《元和姓纂》加注--案宣氏應邵《风俗通》【汉代】宣姓为宋宣公之后。
       博主综合《风俗通》、《元和姓纂》、《 風俗通義校注》、古今姓氏书辩证》四部姓古书对宣姓介绍,得出宣姓得姓始祖系宋宣公。《风俗通》出书汉代【宣姓宋宣公之后】,早于《元和姓纂》【宣姓是鲁叔孙宣伯之后】600多年,古今姓氏书辩证》和《 風俗通義校注》两书均纠正宣姓是鲁叔孙宣伯之后的错误说法。

   《元和姓纂》首页、卷五和宣姓截图:
《元和姓纂》宣姓介绍

《元和姓纂》宣姓介绍

《元和姓纂》宣姓介绍
     
《元和姓纂》介绍:
     《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
     《元和姓纂》的作者是林宝,济南人(一作三原人),约经历了唐德宗至唐穆宗四朝,当时即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曾与崔郾等共同审定《格后敕》,并参与修撰《德宗实录》和《皇唐玉牒》。该书详载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于古姓氏书颇多征引,因而也保存了一些佚书的片段。原书体例以皇族李氏为首,然后按四声韵部分系姓氏。
        唐代崇尚门第,家谱往往攀附望族以自重。《姓纂》取材包括私家谱牒,故所述族姓来源未必都翔实准确。原书久已失传,清乾隆间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再用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补缺,重新分为18卷,此为《四库》辑本。
        清孙星衍、洪莹及近人罗振玉都做过校补。此后岑仲勉又重行校勘,写成《元和姓纂四校记》。所谓“四校”,指第四次校勘,以《四库》辑本为一校,孙、洪为二校,罗振玉为三校,岑氏所作为第四校,该书晚出,后来居上,功力最深,收获也最大。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风俗通》作者介绍:
        应劭(约153年—196年),东汉学者,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今项城)人。父应奉,桓帝时(147年—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应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168—188年)被推举为孝廉。中平六年(189年)至兴平元年(194年)任泰山郡太守,后依袁绍,卒于邺。
       应劭博学多识,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风俗通义》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述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辑入《后汉书·祭祀志》,为应劭所引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