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2019-01-07 14:32:05)
标签: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

365

宣氏家族长白山论坛

情感

文化

分类: 宣氏家族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在全国宣氏家族长白山论坛上宣读  
                                                       宣传忠【2018-12-23】
        为了宣氏家族寻根问祖,发扬光大优良传统,繁荣昌盛宣氏家族,为实现中国梦多做贡献,开始学习研究探索宣氏家族文化,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汇报一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宣氏家族文化现状及历史分析
       1、宣氏家族文化随着中国的繁荣强大而发展。如安徽合肥肥东重建宣氏宗祠,江西丰城新建宣氏宗祠,广西多地新建宣氏祖堂,山东、江苏、河北多地联修家谱,吉林2018年组织两次全国性宣氏家族联谊、长白山论坛活动,山西朔州宣氏联谊聚会。各地积极撰修宣氏宗谱、族谱,有的地方五修、六修修宣氏宗谱。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2 、宣氏家族比例不大,但素质较高。宣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78位;2007年全国人口普查宣氏人口16.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一点二,按姓氏人口排名列第318位,浙江是宣氏第一大省。用三个数字说明素质较高,一是两院院士现在是2467人,宣益民是中科院院士,占总数万分之四点五,是人口比例的4倍;二是副省级以上干部现职数量不超过2100人,宣昌能是在职的副部级干部,占总数万分之四点八,是人口比例四倍。历史上看,西汉封了143侯,有宣虎、宣义2位,占当时封侯的七十分之一。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3、宣氏家族分布情况。宣氏族人早期主要在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活动, 现在遍布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浙江省是宣姓第一大省、安徽、江苏、山东次之。
     4、宣姓来源的10种说法。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1)周宣王-姬静(?-前783年),出生镐京(陕西省西安) ,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
  (2)宋宣公-子力(?—公元前729年),春秋时期宋国河南商丘人。宋国第十三任君主,公元前747年—公元前729年在位。    
  (3)陈宣公,公元前648年逝世,陈国国都在宛丘,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
  (4)滕宣公公元前641年病逝,出生古滕城(今山东滕州市西南)滕国君主之一。在位11年。在宋朝(960年—1279年)时期即与周宣王姬静衍传的正宗宣氏合谱了。
  (5)鲁国上卿(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宣伯公 。在宋朝时期即与周宣王姬静衍传的正宗宣氏合谱了。宣伯公未记载出生地时间地点,推测山东曲阜【鲁国】。
 (6)源于职业,出自春秋时期驾御车辆之宣人,属于以职业技能为氏。
 (7)源于职业,出自春秋时期专业制玉工匠宣人,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8)楚宣王熊良夫,出生在楚国鄢都(今湖北宜城),在位时间从公元前369~前340年为期三十年。
 (9)源于地名,出自秦、汉时期古宣州,(今安徽宣城)。
 (10)鲜宣同族,出自鲜卑族。
    5、宣氏得姓始祖。历史上有六位宣姓得姓始祖,从时间看最早2800多年,最晚的2350多年;河南省有2位、山东省有2位、陕西省和湖北省各一位。第一位周宣王生于陕西西安,公元前783年逝世;第二位宋宣公生于河南商丘,公元前729年逝世;第三位陈宣公出生河南淮阳,公元前648年逝世;第四位滕宣公生于山东滕州,公元前641年逝世;第五位宣伯公生于山东曲阜,公元前575年以后逝世;第六位楚宣王生于湖北宜城,公元前340年逝世。六位宣姓得姓始祖,五位是国王(君),一位是鲁国大臣宣伯公。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四库全书《古今姓氏书辩证》和《 風俗通義校注》记载:汉代南安侯宣虎【前201年--前171年在位】、土军侯宣义【前196~前189年在位】、汉代大司徒宣秉【?-30年】、宣巨公之子宣彪、汉代東陽亭侯宣酆【?-168年】都是宋宣公的后人。这五位都是汉代宣氏名人。宣虎、宣义是同代人,宣秉比他两约差150年;宣酆比他两约差300多年,他们之间什么关系有待考证。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6、宣氏字辈排行大全。2013年10月31日,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宣氏字辈排行大全》一文,5年多更新25次。阅读量1.4万,不到宣姓人口的百分之十。目前全国宣氏字辈排行有上百支。当然《宣氏字辈排行大全》现在记载不到100支,有很多地方没有填加进去,待有关资料完善后再填加。目前宣氏字辈排行最长的安徽无为的宣氏家族,已经记载了77世代,2000多年家族历史,形成了一条漫长的宣氏家族繁衍迁途线。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7、宣氏家谱:浙江、安徽的宣氏家谱纂修比较早。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历史上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明朝1368年-1683年、清朝1683年-1840年)两代纂修。在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明清时期以前家谱内容都是追溯的,明清以前的家谱有个可信度的问题?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8、宣氏名人。我在新浪博客上已发宣氏名人65位。其中现代名人宣益民、宣炳龙、宣昌能等42位、近代名人宣中华等11位、古代名人宣秉等12位。计划收集整理100位宣氏名人。古今两千年百位宣氏名人。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二、宣氏家族文化存在的问题与浅析
      1、缺乏宣氏家族文化意识。全国16.4万宣姓人口,加上宣氏配偶,宣氏家族人口应该超过20万人。目前大多是人还是缺乏家族文化意识。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宣氏字辈排行大全》一文,5年多阅读量1.3万次,我博客上发表65位宣氏名人,最多的阅读量300左右,少的100左右。
     2、缺乏全国性统一宣氏字辈。全国宣氏字辈太多、太乱。
     3、缺乏完整的宣氏家族总谱、很多散居宣氏家族原家谱缺失。
     4、缺乏全国性发展宣氏家族文化宣传研究民间组织。
     5、缺乏家族统一性堂号。有些地方多而乱,有些地方无堂号。
     6、缺乏包容、大爱、沟通、大局意识。我们的字辈为什么这么乱?应该合的家谱为什么不合?应该合修的宗祠为什么不建?应该合并的堂号为什么不合?各自独立,离开家族群居,迁到外地我的字辈我说了算,我的堂号我做主。
      当然上述问题有历史、经济、交通、信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三、对宣氏家族文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全国性宣氏家族文化民间机构,发扬、发展、宣传、研究宣氏家族文化。机构名称是叫中国宣氏宗亲协会,还是叫研究会、联合会、联谊会。通过全国的宣氏文化民间组织,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宣氏家族文化意识,树立包容、大爱、沟通、大局思想理念。
      2、从研究宣氏家族名人入手,大力宣传宣氏名人。通过宣传宣氏名人来提高宣氏家族文化意识。如果我们到家族人都是教授、县处级干部、企业家,我们将成为最优秀的家族。我将收集宣氏家族名人资料,继续发布。建议各地宣氏家人踊跃提供宣氏名人资料。
      3、研究现存有关宣氏家谱、地方志,寻根溯源、寻找宣氏历史名人。由全国宣氏家族组织牵头负责,各地分工协作,各省各地查阅有关宣氏家谱、地方志。重点是宣氏得姓始祖的生卒任职地方的地方志和各地图书馆的宣氏家谱。
      4、寻根问祖,加大各地宣氏字辈对接力度。我们宣氏寻根问祖,六位得姓始祖出生河南、山东、陕西、湖北等4省,宋宣公陵在商丘,还有五位始祖陵在何方。一是围绕无为宣氏家谱这条主线,九派、九个迁途地的各个支派相互对接;二是各地有关宣氏支派主动向上与无为对接;三是江西丰城宣氏与山东对接;四是东北宣氏支派与山东、安徽对接;山西宣氏支派与山东对接。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5、完善宣氏家谱【宗谱、族谱】,能够合谱一定合谱。目前宣氏家谱有两形式,一类是竖版古汉语,一类是横版现代汉语。都是父系家谱。对今后宣氏撰写家谱我提建议:第一,采用现代汉语撰写,用横版撰写、印刷。第二,父系、母系相结合撰写宣氏家谱,国家计划生育政策38年,整整一代多人,独生子女,现在放开二胎政策,宣氏子随母姓允许其母进入宣氏家谱。第三,家谱追溯的宣氏人物,尤其是名人必须与国史、地方志衔接一致。
       6、逐渐建立全国宣氏家族总谱。先按着得姓始祖可以先建立四个宣氏家族总谱,一是周宣王、滕宣公、宣伯公三位得姓始祖立建宣氏家族总谱【宋朝合谱】;二是宋宣公得姓祖建立宣氏家族总谱;三是陈宣公得姓始祖立建宣氏家族总谱;四是楚宣王得姓始祖立建宣氏家族总谱;逐渐宣氏将四个总谱合一,真正成为宣氏家族是一家。
       7、宣氏宗祠建设不要一哄而起,低标准、无特色的重复建设。全国宣氏宗祠建设数量不要多,而要高标准,要成为全国宣氏家族祭祀、拜祖、文化交流、旅游、联谊的集散中心。选好地点,集中一个省或几个省的宣氏家族力量建设一个高标准宣氏宗祠;全国建几个高标准的宣氏宗祠就足够了。
      8、宣氏家族的堂号名称能合并尽量合并。现在是同一个得姓始祖下,建立了多个堂号。堂号要合并成为同一个得姓始祖的同一个堂号,让堂号成为一个家族标志之一,不要每一个分支一个堂号。
     9、建议开展全国性宣氏拜祖、祭祀活动。上述谈到的宣虎、宣义、宣秉、宣彪、宣酆几位祖先的得姓始祖都宋宣公,宋宣公公元前729年去世,陵墓在河南商丘三陵台。建议宣氏后人到我们得姓始祖宋宣公陵地开展全国性拜祖、祭祀活动,寻祖问根,我们的祖先就在商丘三陵台。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注明:上述是宣氏家族长白山论坛的发言提纲。参考资料来自博主在新浪博客曾发表40多篇博文。

       欢迎宣氏亲人和网友推荐和完善宣氏名人情况,推荐和完善宣氏名人材料可通过以下途径发给本人,欢迎宣氏家人和网友对上述博文不妥之处提出批评指正,以便不断完善修改,谢谢!
        1、发给邮箱:zgxcz88@sina.com或zgxcz@163.com
        2、发给QQ:1975836656
        3、发给微信(长按或扫一扫下面二维码)
宣氏家族文化学习研究与探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