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重返职场记(上)

分类: 职场心得 |
本文作者:兔总 佳音
目录
引言
第一篇:角色转变
第二篇:应聘兔总的编辑
第三篇:物色保姆
第四篇:困难重重
第五篇:迎来曙光
第六篇:工作体会
总结及后续
引言
我的私人编辑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她在香港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中国语文教育专业硕士后就来为我工作,这是她第一份工作,做了近两年后决定自己出去创业,我只能挥泪和她告别。
培养一个好员工真难,磨合到大家有默契更难。希望她创业成功,未来前程似锦。
当时我请朋友的公司通过智联和自己的微博同时发了招聘广告,微博一天之内收到了几十份简历,其中有很多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选。
相对来讲,智联收到的简历一是数量少,二是质素来说明显兔粉们各方面条件都好很多。
其中最符合我要求的有以下几位:
一位身处德国的女生,她很真诚的说自己在专业等各方面都不满足我的要求,但她的文笔好,可以配合我的时间。我有点担心的是:对家庭主妇来说,有先生提供经济支持又没有孩子的负累,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万一有点不开心就很容易离开,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不稳定因素。
后来她说因为税务问题不方便工作。
还有一位女生本身任职于旅游公司,做文案等相关工作,因疫情原因,所在公司业务量不饱和。但我怕未来她的工作忙起来时间上兼顾不了,只能忍痛割爱。
有位深大的优秀毕业生,年年奖学金获得者,游记写的清新趣致,照片拍的唯美。但是考虑到这个工作没有什么晋升途径,无法给年轻女生提供更好更大的舞台。而且宅家工作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没有与同事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觉得不是很适合她。如果经济和时间许可,她或许可以考虑来香港读个研究生,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通过这次招聘,我发现有些应聘者走入了一个误区——没有针对性的投简历。
很多求职者只准备一份简历。把自己的性格特点、所具备的技能、参加过的培训、拿过的奖全都写在了这份简历上。如果你先了解清楚招聘单位的职位和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删减不适合的项目,有目的的投,这样命中率会提升很多。
我不是让大家去说谎,不是让你将“简历与职位需求靠拢”理解为“编造简历”,而是要懂得做减法。投简历是一个让招聘单位了解你的过程,你的简历其实在回答用人单位的问题:你到底适不适合?
一是你自己也要评估你和这份工作的契合程度,再就是你不需要把所有的优点都展露出来,有的优点对某些职位来讲可能是缺点。
比如我招聘的是私人编辑,要求中文相关专业,也就是说这份工作需要专心专注,耐得住寂寞,
没有什么应酬机会。但是很多应聘者强调他们性格外向热情活泼,具有管理能力。
最后我聘请了一位中文系毕业,有四年工作经验,目前在家带娃的全职妈妈佳音。她的学校很一般,并不是求职者里面优秀的,孩子很小没有保姆。我们商量了未来的工作模式、工作时间,她体现了满满的诚意。根据经验我判断这就是最适合我的人选。于是,我只和她聊了聊,了解了大致的情况,没有看过她写的东西,也完全没有考试过,便决定录用她,8号女神节正式上班。
佳音做了两年家庭主妇后重新投入职场,到目前为止工作了两个月。重新投入职场的过程很艰难,我请她把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分享出来,希望能够给到相似处境的女性一个参考。
以下是佳音重返职场记的内容,全文一共有六篇。
第一篇:角色转变
兔总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兔总新到任的私人编辑佳音。接近两个月的工作,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路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刚开始的兴奋劲儿过后,因为当全职主妇时间太久,接近两年的时间我几乎没有看书写东西,专业生疏了很多,我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之前一个人带孩子,他很黏我、不接受新请的阿姨。老公工作很忙,他很不适应现在鸡飞狗跳的生活。
我非常沮丧,中途还和老公大吵一架,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工作。经过兔总的开导和鼓励,我和老公长谈了一次,最近对工作也慢慢有了自信。兔总让我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到和我相似处境的女性一个参考。
我小时候有段时间在小姑家生活了两年多,小姑和小姑父都是老师,受他们的影响,我的愿望是长大后也当老师。
我很喜欢文学,在高考填写志愿时,每个学校的第一个专业我写的都是汉语言文学,大学期间也拿到了高级语文教师资格证,想着一毕业就回老家当老师。
可毕业后我并没有回老家,而是来到了上海。
主要原因是老家教师工资很低,而我大学四年的读书贷款2万需要我工作后立即偿还。再加上弟弟当时念高中,他的学杂费以及他今后念大学的生活费也需要我承担一部分。于是我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到了上海,那是我第一次来上海。
可能有人好奇为什么我要由我来承担弟弟的花费。
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当时弟弟才半岁。我先后寄居在不同的亲戚家,弟弟则交给爷爷奶奶抚养。
弟弟学习成绩还可以,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们想送弟弟念书,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必须肩负起这个重任。
我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只做了七天,从事房地产销售,当时主要是被工资待遇吸引到了,但发现自己并不适合。
第二份工作是医疗记者。也正是这份工作,我遇到了现在的老公。
后来,我到了一家待遇更好的医疗公司做企划。同时兼任理事长助理,主要协助一本学术专著的出版。我的主要工作是联系那本书的40多位编者,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
我需要通过微信和电话与他们对接文稿,还有组织协调召开本书编委会等事宜。另外,要与复旦大学出版社沟通编辑出版的事,并要将这些工作进程及时汇报给理事长。
我很喜欢我的工作,这份工作也锻炼了我。
后来我和老公结婚了,并在上海安家立业。2019年底孩子来到我们身边,一家人处于喜悦中。这时全国疫情肆虐,后来越来越严重。还在休产假的我,纠结要不要继续去上班。
如果我去上班的话,家里必须请一个住家保姆,但当时上海疫情很严重,还是不太敢请一个陌生人来家里。
另外,我们没有老人帮忙,由于原生家庭特殊,我妈说她不可能来上海帮我照顾小孩。我老公的原生家庭是他父亲不在了,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受累。再加上婆婆是北方人,曾经来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她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最后和老公商量后,我辞职在家带小孩,我的人生角色进入了全职妈妈阶段。
刚开始我还挺开心的,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见证他一天天的变化。但其实一个人带孩子,他睡了立马去做家务,他醒了要陪他玩。每天要应付各种家庭琐碎,有时候忙的饭都吃不上,别说拾掇自己,根本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真的心累。
正是这段时间,我的心态没那么美好了,总会把不良情绪发泄在老公身上。
虽然老公很包容我,也很顾家,但他工作压力很大,逐渐我们在沟通上出现了问题。
当时我还跟兔总咨询过情感问题,兔总说我老公虽然讲话态度生硬,但他说的内容没有错,我们的沟通方式有问题。
现在回头想想,还真是这样。当了家庭主妇后,心态真的会变,变得敏感多疑,脾气古怪,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老公不理解我,没有get到我的情绪,没有及时安慰我,而是跟我讲道理,所以我很火大,进而怀疑他不爱我和孩子了。
后来疫情好一些,孩子也有一岁了,我妈让我把小孩送回去给她带。但我不想我的孩子跟我的童年一样,被迫离开父母。
老公也不同意把小孩送回去,他希望小孩留在我们身边好好培养,再苦再累也值。
另外,为什么家里没有请钟点工帮我做饭和打扫卫生?因为我考虑到,在经济上我没有帮老公分担,那就能省就省点。
兔总告诉我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的。
如果全职妈妈既要做家务又要带孩子,她难免会有抱怨。但老公上完一天的班、特别是经常要加班的情况下,他回家后要让他洗碗、收拾房间,再马不停蹄带孩子等等,长期下来他也难免会有情绪。这样整个家庭氛围便很紧张,每天都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闹得不愉快。
如果经济允许,请个阿姨来家里帮忙,这样夫妻之间也会少了很多争吵,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好好沟通,高质量陪伴孩子。
最重要的是妈妈有了属于自己的宝贵时间,这些时间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例如看书、学习、做运动什么的。这对以后自己的复出也有很大的帮助。
前一篇:和三姐弟开会——情绪管理ABC
后一篇:佳音重返职场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