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岁小孩感染艾滋病,侵权责任不可免

(2018-07-28 07:21:50)
标签:

贵州

小孩

艾滋病

侵权责任

法律

分类: 法律杂谈
据封面新闻,去年10月,贵阳唐女士一岁的儿子,因苹果卡在喉咙,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治疗。住院期间,孩子先后经历过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等有创治疗,还有过一次输血史。12月,转院到重庆医科大附属儿童医院治疗,血检时,没想到HIV初筛竟呈阳性。今年6月,孩子确认感染艾滋病毒,而唐女士和丈夫检查结果为阴性。对此,贵阳卫计委称,将全力配合核查感染源。目前国家卫健委已介入了此事,将派出专家参与此事的调查。

传染渠道,初步看可能有两个途径:第一、使用治疗设备感染。譬如去年浙江省中医院某医生,违反“一人一管(吸管)一抛弃”造成交叉感染,5人确诊艾滋病。当事医生因医疗事故罪,被判2年6个月。第二、输血感染。血站血液,通过多次检测,通常安全。但艾滋病毒情况特殊,如果处在“窗口期”的艾滋病病患者去献血,因病毒尚在潜伏期,检测不出阳性,会造成血液污染。随着技术进步,“窗口期”的艾滋病毒也可提前检测出,但尚未能全部检测到,输血还是有风险。


一个二岁小孩,去医院治疗,被感染上艾滋病毒,一生毁了。医院应是病人的安全港,而不是恐慌地。在法律上,侵权方承担不可推卸的侵权责任。如果国家卫健委调查清楚传染渠道,则传染方是侵权人,要承担天价赔偿责任。如果国家卫健委亦不能调查出确切的传染渠道,则相关的血站、医院也存在很大的侵权可能性,根据证据的盖然性原则(优势证据),法院也可以判决相关方承担赔偿责任。本案还要调查是责任事故,还是非责任事故。如果是责任事故,对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包括追究违法犯罪的责任,如果是非责任事故,譬如是因技术缺陷,未能发现献血者的艾滋病毒,则也要赔偿,因为这个风险不能由患者来承担。


法律的救济是事后的,追究法律责任并不能把艾滋病毒从小孩身上除去。事先的预防最重要。故医务人员要有责任心,医疗技术也要突破,把污染物排除在患者之外。希望本案是一个孤立事件,大家对医疗还是抱有信心。

二岁小孩感染艾滋病,侵权责任不可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