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奚晓明、黄松有的作案手段

(2018-04-13 08:57:35)
标签:

奚晓明

黄松有

事后知情

许诺受贿

钱存他处

分类: 法律杂谈

昨日,奚晓明因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是继黄松有后的第二个贪腐的最高法院副院长。所好奇的是,这些大法官、老法师,娴熟法律,其作案手段必不一般,案情不容易定性。果然,黄松有案的一笔受贿款是汇入其亲朋好友开的关联公司,黄松有没有取出,而最终“钱存他处”被认定为受贿款,是因为双方对收钱有约定(如无约定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也不可能无缘无故来一笔钱),故指控成立。此法甚为隐蔽。若无双方约定的证据,则指控不能成立矣。

 

奚晓明案亦是。法院认定“奚晓明认可其亲属收受财物”、“奚晓明为他人谋利的行为绝大部分基于亲属接受行贿人请托,贿赂款项亦为亲属收受使用,其本人系事后知情”。这段判决书表述,颇为牵强。啥叫“认可”?此是社会术语,非法律术语,其意不可解(只有写判决的人知道真正含义,而社会理解模糊)。至于“事后知情”,则说明事前不知?属对家属管束不严,与受贿的主观故意,尚有距离。判决逻辑未通,难自圆其说。但其实,奚晓明为儿子的请托多次关说,安能不知其中猫腻?恐怕是心照不宣,只是没有显示证据而已(既然心中明白,何必过问)。所以此案,以法律而论有瑕疵,以人情世故论则是八九不离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