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的法律问题
(2018-03-26 06:54:38)
标签:
大数据杀熟契约精神商业伦理法律商业模式 |
分类: 法律杂谈 |
“大数据杀熟”是指经营者给老顾客的价格,反而比给新客户贵,赚熟人的钱,可谓颠覆商业伦理。传统商业,对于老客户,一般有优惠,譬如折扣、协议价格等,作为长期合作的回报;对于新客户,则是原价,以显示区别对待。而现在电商,是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给予精准的产品推送与报价,即可收获大利润,完全是新的商业模式,无须区分新老客户矣。
法律总是滞后于市场。法律对于新生的“大数据杀熟”规定尚是空白,只有原则性规定。其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三:
其一、经营者是否背信?《民法总则》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而“大数据杀熟”是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价格,譬如网络上爆出的滴滴打车,同一路线,老顾客打车价格比新顾客贵,使用苹果手机与安卓手机价格也不同,因人而异,此是否涉嫌对老顾客契约精神的背叛?
由此可见,“大数据杀熟”作为电商时代的商业模式,冲击甚至颠覆了原来的商业伦理,也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就目前而言,尚不能认定其为违法,主要是问题有悖于传统商业道德。至于以后,是否要法律介入,还要看市场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