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金坤
丁金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528
  • 关注人气:4,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首例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分析

(2014-08-08 11:24:59)
标签:

外国人

非法获取

公民个人信息

刑法

司法解释

分类: 法律杂谈

早上,在微博上看了,上海第一中院对首例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审判的直播。很感慨,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严重,不但国内可以随处买到,而外国人干脆开公司,做起这个生意来。法律的滞后,可见一斑。

 

该案,公诉机关指控,20094月至20137月,汉弗莱(英国人)和虞英(美国人)利用摄连咨询(上海)公司,接受境内外客户委托,对多家公司或个人进行调查。两人按每条800元至2000元不等的价格,先后向三人购买户籍信息、出入境记录、移动电话通话记录等资料256条,制成调查报告,卖给客户获利,涉嫌触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从起诉书来看,辩护会激烈。因为:第一、基础事实,尚待查明。两被告人向3人购买个人信息,那么这3人手上的个人信息是哪来的?是公安、电信的工作人员泄露吗?还是其他渠道,譬如委托律师调取的?这些,起诉书都没有交代。而根据刑法规定,“上述(公民个人)信息”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故如果不能查清信息泄露源头,则起诉有缺陷,难以对信息的来源排除合理怀疑。第二、如何认定情节严重?收集多少条信息,收集怎样的信息,造成怎样的后果,才是情节严重呢?窃以为,首先要确定个人信息的范围,譬如户籍、电信、医疗、财务、性取向、教育等,其次要根据信息的数量、质量,来综合判断,要考量这些信息,是否足以损害被收集人的权益。而目前相关的法律与司法解释都阙如。希望通过对本案,能推进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并完善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适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