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金牌律师》,说律师的专业化

(2014-07-04 22:45:44)
标签:

金牌律师

朱丹

离婚

专业化

上海

分类: 法律杂谈

《金牌律师》看的陆陆续续。虽然不太真实,但是场景熟悉(譬如,法院是上海第一中院,看守所是上海第一看守所),加上朱丹悟性高,用主持人的口才去演律师的发问,所以还是饶有兴趣地看下去。今晚说的是是,朱律师不愿意被前夫提携,而离开新四城律师事务所,加盟苏东、辛比利创办的专注离婚的“离不离律师事务所”。这个选择,肯定吃亏的,因为小所难以接到大案子,大案子还是找大所的多,盖当事人求其名而不求实也。

 

尽管是同一个律师,但因所不同,接案能力是不同的。这个道理,就如闹市区的大店,与路边的小摊,卖的同一个东西,但是价格不一样。不过,有特色的小所,容易生存,而且接的都是同类案子,能在业务上加深,对案子的细节也能把握,所以也是对得起当事人的。大所者,是因为有大律师也,如果小所来几个大律师,如朱言、苏东在,也会很快发展为大所的。

 

律师的专业选择,相当重要。譬如目前互联网律师就很热门,而客户是互联网公司,本身都是自媒体,很容易传播律师的名声。再如,建筑行业标的大,律师收入也会高些,而刑事辩护,很传统,要打硬仗,律师费也因委托人个人财力所限,不会怎么高。

 

一旦律师在某个专业领域有造诣,市场会变得主动,会有慕名而来的客户。所以,律师还是要争取成为专家,专家比通才虽然低了一点,但是实惠。只是律师因为市场限制,接不到合适的案子,而无法把自己锻炼成为专家。成为专家,既要主观努力,还要客观机会。

 

《金牌律师》中,最不专业的剧情是,把离婚案件的当事人,譬如原告、被告,当作证人,单独坐一桌,来接受询问。这个显然纯粹是拍电视展开情节的需要了,与实际庭审是不符的(实际庭审中,当事人是与律师坐一起的)。又,电视中,律师是主角,法官是配角,固然突出律师,但是若当事人庭审后,发现与电视剧严重不符,恐怕也要抱怨律师费物非所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